孝哲毅皇后即是“状元公”崇绮之女,在孝哲毅皇后被立为皇后之时,崇绮一家住在安定门板厂胡同。根据资料显示,崇绮先后共有三位嫡妻,第一位是和硕郑亲王端华的第二女;第二位是理王府城守尉载耀的女儿,她是侍郎奕灏的孙女;第三位则是正白旗满洲瓜尔佳氏总兵长瑞的第二女,她是晚
——————————
1谨按,这里的“满”指的是旗人,而不仅仅指满洲旗人。
清名臣荣禄的堂姐。这三位嫡妻一共为崇绮生育了一子五女,其中独子名为葆初,后来承袭了公爵。女儿里,孝哲毅皇后是崇绮的第三女,生母为崇绮的第一任嫡妻,即和硕郑亲王端华的第二女。孝哲毅皇后最小妹妹后来被指婚给仁宗的孙子多罗惠敬郡王奕详为继妻。
整体来说,孝哲毅皇后的家族属于嘉道时期才形成的新贵,门第上升速度极快。其联姻的对象除了宫廷、王府之外,主要就是科举世家,这也凸显了其家以科举立身的门风。1
[入宫背景]
穆宗一朝的后宫,除了穆宗本人的意志之外,还明显有着孝贞显皇后、孝钦显皇后东西两宫的意志,在穆宗挑选皇后和后宫的问题上,也可以看出两宫太后之间的暗自角力。
孝哲毅皇后是在同治朝第一届选秀中被选中指立为皇后的。这一届选秀从同治七年选到了同治十一年,一共挑选了二十次。孝哲毅皇后是在同治七年二月初四日第一次挑选的时候就已经参加,并且一直坚持到最后一次。
根据通说,在这届的挑选八旗秀女之中,孝哲毅皇后得到了孝贞显皇后的支持。究其原因,孝哲毅皇后的生母是崇绮的第一任嫡妻,即和硕郑亲王端华的第二女。和硕郑亲王端华是文宗留下的“赞襄政务王大臣”,即所谓“顾命八大臣”之一,在辛酉政变中被赐死,他的嫡福晋钮祜禄氏是孝贞显皇后的亲姑姑。所以孝哲毅皇后的生母即是孝贞显皇后的姑表姐妹,孝哲毅皇后也即是孝贞显皇后的姑表外甥女。与之相对的,孝钦显皇后所支持的则是富察氏,即后来的淑慎皇贵妃。这种通说虽然没有直接记录作为证据来证明,但是从后来娶入时朝廷对淑慎皇贵妃的种种特殊待遇来看,应该确有所本。
[宫廷生活]
孝哲毅皇后入宫之后,住在储秀宫。2只度过了两年多的宫廷生活,穆
——————————
1此段阿鲁特氏谱系,整理自《清代谱牒档案(缩微胶卷)》《外家纪阐——启功先生外祖家的事》《同治四年会试同年齿录》《清代朱卷集成》《恩赐荫生同官齿录》《爱新觉罗宗谱》。
2《为敬事房接出储秀宫皇后位下女子二名系镶黄旗胡图龄阿之女正黄旗牧丁克什布之女俱因笨现今退出事的堂报》,同治十二年闰六月十二日,档案号:05-0870-064,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
宗便在同治十三年年底突发天花,并于同年十二月初五日崩逝。之后未满百日,孝哲毅皇后也随之崩逝。这短短两年多的时间内到底发生了什么,目前已知的档案提及的并不多。
几乎所有可查的旗人世家后裔的口述或所写的文史资料中,都提到孝哲毅皇后在宫廷的生活并不顺遂,特别是与孝钦显皇后的矛盾较大。如果通说之中所说选秀时两位太后的矛盾是事实的话,那么孝哲毅皇后入宫后的生活应该是夹在两宫太后之间,其压力可想而知。同样出身八旗蒙古世家的崇彝在其《道咸以来朝野杂记》内称:“穆宗后阿鲁特氏,尚书崇绮女。被选入宫,不得孝钦太后欢,孝贞从中敷衍之。某年,以事欲废立,诏惇王奕踪欲发表焉。召对之际,惇王对曰:‘欲废后,非由大清门人者不能废大清门入之人,奴才不敢奉命。’盖讥两后皆由妃正位者。”1如果崇彝所记的情况属实的话,那么孝哲毅皇后与孝钦显皇后的矛盾相当激烈。
光绪元年二月二十日寅时,孝哲毅皇后在储秀宫崩逝,距离穆宗崩逝只有七十四天。帝后接连崩逝,这种“重丧”的情况在当时被认为是十分不吉的。关于孝哲毅皇后的崩逝,官方的说法是:“痛经大行皇帝龙驭上宾,毁伤过甚,遂抱沉疴。”2而其背后的原因一般有两种解释:一是一些野史以及民间的推论,认为孝哲毅皇后是被孝钦显皇后毒死;二是一些史料以及孝哲毅皇后本家后裔所流传的说法,认为是孝哲毅皇后绝食自杀。此处认为,孝哲毅皇后和孝钦显皇后之间存在矛盾应是事实,但是参考当时的情况以及时代背景,孝钦显皇后不会逼迫孝哲毅皇后致死,更不会下毒杀害孝哲毅皇后,孝哲毅皇后应该是因为处境尴尬而自杀。
首先开列《德宗景皇帝实录》内光绪元年二月前后孝哲毅皇后崩逝之前关于她的记录:
正月二十日,德宗在太和殿即位后,先前往两宫皇太后处行礼,又“至储秀宫嘉顺皇后前行礼”3。
二月十八日,“上侍慈安端裕康庆皇太后、慈禧端佑康颐皇太后幸储秀
——————————
1崇彝:《道咸以来朝野杂记》,第10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