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37章(1 / 2)

扶苏听了立刻惊喜抬起头,

“珠珠?俘俘北窝珠珠丫?窝好稀饭珠珠哦!”

阿母的那些亮珠珠好美啊!

秦王本想纠正他的,想想还是算了,免得一言不合又朝自己噗口水。

他取过丝帕,为扶苏擦了擦沾满肉汤和粥粒的嘴角,就举起玉箸开始优雅进餐,任凭对方再怎么催促也不再搭理他了——

这小子抓着什么就往嘴里塞,有时连床柱子和墙角都敢抱着啃,东珠随侯珠宫里多的是,可他敢拿给扶苏玩吗?

聪明的聪明得让他担心,傻的又傻得让他头疼,当个父亲可真难。

食不言寝不语,就算有两个孩子在,也休想再让他破例!

李世民看着默默用膳不再开口的秦王,突然有点想笑。

扶苏在一岁多的孩童里是很聪明的,正因为他很聪明,所以反应很快,学东西也很快——

就拿秦王耿耿于怀的噗口水来说,等他这阵子新鲜劲过了,恐怕这辈子都不想再噗了。

秦王第一回当父亲,以后他要忍的东西还多着呢,哈哈!

一用完膳,李世民就带着扶苏跑到侧殿翻出十多卷竹简,一人抱着一半蹬蹬跑来,拿给秦王看,

“阿父,这些就是孩儿买的杂书!”

秦王诧异,

“竟有这么多?”

扶苏不喜欢父父一直霸占阿弟的注意力,立刻伸出小手喊痛让李世民吹吹。

李世民低头为他吹了吹小手,才一本正经地看向秦王,

“是呀,上回孩儿见一位阿翁在街边卖书,这些书十分有趣,就全买下来了。”

他手上现在有了赏钱,已初步实现了经济自由,确实会经常借着探望荀子的机会,在城中书肆和书摊上买些书回宫。

蒙恬向来很有分寸,从不会干涉和过问他买的是什么书。

而咸阳又是秦国的都城,往来客商士人不胜凡几,这年头有人若是半道手头拮据了,随便脱件衣裳、抱卷书简往地上摆摊一卖,就能拿着盘缠走人了。

所以李世民笃定:就算秦王真要去查卖书的人,也查不出什么来。

秦王接过来打开一看,顿时微蹙眉头。

正所谓字如其人,当今书法讲究端庄古朴,这人的字虽有几分率性洒脱,却太过于虚浮无力,一看其心性便不够坚韧。

而此人在竹简上的署名,简直称得上是十分狂妄自大了——

“吾乃世间一威凤”?

龙与凤皆是上古神兽,无比神圣尊贵,岂是凡夫俗子敢以此自拟的?

不过秦王虽然心有不悦,却并没有就此放下竹简,然后他马上就发现了:

对方竟然细心在书中配了图画,有的地方还详细注释了制作要点和步骤,难怪世民这小小孩童,也能教会宫人做出豆腐和巧芽。

这时,扶苏拿出了两个比手掌大些的小木马,兴奋地邀请李世民来跟他比赛。

李世民趴在地上举着木马往前赛跑,还不时悄悄回头去瞄一眼秦王。

自古书画不分家,他前世酷爱书法,除了飞白体,还极擅描摹古代大家书法丹青之大作。

如今来到大秦,他总想着利用自己多活一世的经验,为这几百年前的时代做出些改变,让当今百姓的日子能过得好几分。

但既然一早就摒弃了装神弄鬼的路子,那些新奇的知识技能,总不能在他一个孩子脑中凭空而起吧?

从书中得来,无疑是一个很好的借口。

但这时代,显然不会真有这种书存在。所以,李世民一有空就拿毛笔在竹简上涂涂画画,为的就是找机会偷偷写下这些书。

他现在有些担心——

虽然这回用的笔锋跟上次写信的不一样,怎奈自己年纪太小,腕力实在不足,笔力依然轻飘飘的,秦王看了,不会发现什么端倪吧?

秦王快速浏览着竹简中的内容,面色渐渐变得凝重起来,眸色却越来越亮了——

以菽豆生巧芽,以石磨磨麦粉制饼,以水车省畜力,以垦畦浇晒去除食盐杂质,以胡椅胡桌缓解胫腿腰背之痛

石涅竟会燃烧?它温度比柴木还高,能烧出上好的瓷器,能炼出比铁更坚硬的钢?!

还有“纸”,用常见的各种树皮稻草竹子,就能制出品质不同、比竹简更轻薄便利的纸?!

秦王看完心中已然万分澎湃,立刻命人去传墨家矩子五黑前来。

五黑来得很快,他是一个面容黝黑的健壮中年人,一看就长期从事体力劳作。

在快速看完一卷竹简后,五黑满眼惊喜地告诉秦王,

“回王上,此书中的诸种方法,臣虽然还没来得及实践,但臣敢断言,这些法子的实操性极大,乃是利国利民之巨作,绝不是那些江湖人士的故弄玄虚之说,还请王上允许臣调用人手一一验证书中之法!”

秦王欣然大喜,看来这果然就不是什么杂书,而是一套富国强秦的神书!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