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他琅琊王氏的血脉。
&esp;&esp;至于东海王,从宫中的消息来看,是想要立羊献容的儿子为皇帝,因为他的年纪最小。
&esp;&esp;而王生不知道的是,皇帝血书,已经是立了诸皇子中最年长的司马臧为皇帝。
&esp;&esp;各家都有各家的人选,现在的雒阳,恐怕是要乱成一团了罢。
&esp;&esp;但这都与王生没有关系了。
&esp;&esp;聚兵,然后五万大军,朝着南营的方向去了。
&esp;&esp;此时南营之中,裴頠与几个亲近琅琊王氏的偏将校尉商议,准备今日就发动士卒,将那些拒不配合的偏将校尉们处决了,然而带着南营的五万大军前去雒阳支援。
&esp;&esp;王衍催促的信件,已经是一封接着一封了,光禄大夫裴頠心中明白,现在他已经是拖不得了。
&esp;&esp;也没有时间拖了。
&esp;&esp;尤其是他在之前得到皇帝已经驾崩的消息,便更明白现在时间的价值了。
&esp;&esp;可惜
&esp;&esp;正当裴頠准备动手的时候,裴頠突然是感受到大地的震动了。
&esp;&esp;这是数千上万骑兵才能搞出来的震动。
&esp;&esp;“这是什么动静?难道对方想要先下手为强?”
&esp;&esp;“不,公师籓绝对没有这个胆量!”
&esp;&esp;南营的士卒大多被调集到益州去了,此时南营士卒的主要组成部分,要么是近年来新招募的,要么便是成都王司马颖带过来的。
&esp;&esp;当然
&esp;&esp;成都王司马颖已经是彻底失势了,他的部将公师藩、楼权、郝昌,自然就在南营做偏将了。
&esp;&esp;因为成都王宗王的身份,公师藩、楼权、郝昌三人自然是偏向于东海王的了。
&esp;&esp;这也是裴頠在南营进度如此缓慢的原因之一。
&esp;&esp;“不是公师藩、楼权、郝昌他们,还能有谁?”
&esp;&esp;“听声音,是营寨之外的。”
&esp;&esp;营寨之外?
&esp;&esp;光禄大夫裴頠心中突然有了不好的预感。
&esp;&esp;“莫非是东海王已经发动了北营士卒了?”
&esp;&esp;如果是这样,那么局势就太过于危险了。
&esp;&esp;北营之前的负责人便是茂王司马雅,这茂王司马雅再怎么说,也是宗王的人,肯定是不会站在琅琊王氏那一边的。
&esp;&esp;“难道我命休矣?”
&esp;&esp;光禄大夫裴頠心中很是惶恐。
&esp;&esp;在他身边的偏将校尉脸上也有这惊恐之色。
&esp;&esp;主要这北营士卒的战斗力比之南营士卒的战斗力要高上许多,更不用说现在南营他掌握的兵力不过一半而已,还有另外一半,是在之前成都王的部将公师藩、楼权、郝昌三人手上的。
&esp;&esp;“不管什么情况,现在出去看一看便清楚了。”
&esp;&esp;裴頠轻轻点头。
&esp;&esp;到了现在,他已经是没有退路了。、
&esp;&esp;跑?
&esp;&esp;能够跑到哪去?
&esp;&esp;更何况他裴家是跑不了的。
&esp;&esp;在另外一边,公师藩、楼权、郝昌三人也听到了外面的动静。
&esp;&esp;“难道是东海王的人来了,如此的话,我们便大事可为了。”
&esp;&esp;自从成都王司马颖倒台之后,他们的日子就不好过了,现在若是能够换到东海王麾下,他们的未来会光明许多。
&esp;&esp;他们也带着人去营寨门口了。
&esp;&esp;让他们两方人都失望了,出现在门口不是东海王的人,而是广元侯王生。
&esp;&esp;现在王生手握重兵,也不搞那些虚的了。
&esp;&esp;“我广元侯,这是陛下的虎符以及调兵诏令,本侯要征召你们南营五万士卒。”
&esp;&esp;王生此话一出,南营营寨中顿时升起了议论纷纷之色。
&esp;&esp;广元侯不是死了吗?
&esp;&esp;在裴頠收到宫里面的书信中,广元侯已经是被烧死了,而且尸体还被司徒王衍验证过。
&esp;&esp;怎么现在广元侯活生生的出现在他们面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