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想起一个新的疑问:“那你是怎么知道那个孙经理可靠?你原先也不像关注这些的啊。”
&esp;&esp;“我擅长百度。”顾辙直接掐掉了这个话题。
&esp;&esp;事实上,他当然不靠百度。
&esp;&esp;他只是重生前就有交情、知道对方虽然在金融圈水平不算好,但人品确实正直。
&esp;&esp;如前所述,前世13到19那七年,顾辙是在做律师。开始在一家大所,后来执照混够年限,就拉了个合伙人自己开所。
&esp;&esp;孙镇岳曾是顾辙的合伙人早年的上司——那合伙人是学法律出身,早年刚毕业时还没过法考,拿不到律师证,就先在沪通干过一年证券销售。
&esp;&esp;19年底,顾辙弃商诏安进国知局的时候,在原先圈子里得罪了不少人。几年后想进央企“东芯国际”从事专利布局时,就有些人使绊子。
&esp;&esp;当时孙镇岳已经是沪通的高管了,他那家券商恰好是“东芯国际”上市时的保荐机构,孙镇岳就动用了一点业务关系,帮顾辙牵线搭桥。
&esp;&esp;这里或许有人会觉得bug——二十年后,顾辙供职的央企也好,孙镇岳所在的券商总部也好,不都是在魔都吗?如今顾辙怎么能在明州老家轻易遇见这些人脉呢?这不合理!
&esp;&esp;但其实这很合理,去魔都发展的明州人挺多的,主要是离家也不远。
&esp;&esp;而顾辙这次的操作,做完之后肯定还会留下点余热、被后来跟风模仿的人占便宜。
&esp;&esp;既然无法把所有好处吃干抹净,那还不如留点汤汤水水给老朋友喝呢,也不算便宜了外人。
&esp;&esp;搞定了兼职合同后,顾辙带着大家回到学校时,差不多已是晚饭的点,
&esp;&esp;大家就在食堂找了个角落,一边吃一边部署。
&esp;&esp;顾辙也没什么好客气的,没有他指挥,其他人根本不知道怎么干。
&esp;&esp;只听他挥着筷子,有条不紊地指挥:“打通关系只是第一步,后面才是关键。你们相信我,就按我要求的分工去做,待遇可以先说清楚。
&esp;&esp;刘凯,写一个分批分组定时群发邮件的脚本,做得到么?知道你会点编程,还经常混bbs,这个不难吧?”
&esp;&esp;“这个很轻松,稍微几天就能搞定,还有呢?”刘凯轻松答应。
&esp;&esp;这玩意儿跟后世的度娘贴吧发帖机器人差不多原理,非常简单。
&esp;&esp;顾辙:“还有就是,写一个爬邮箱地址的工具,尽量多搜集市面上登陆ip在本市的电子邮箱。或者你用别的办法搞定也行,比如写一个网吧okie搜集脚本。
&esp;&esp;总之我们不做任何非法的事情,只是要一个发广告的通讯录,不要密码,不窥探用户隐私。”
&esp;&esp;顾辙的要求非常有分寸,说白了任何时代发广告邮件都是合法的,所以这事儿很清白。
&esp;&esp;尤其02年连“垃圾邮件”的概念都还没兴起呢,互联网寒冬中,各大邮箱供应商压根就不在乎这事。
&esp;&esp;这个要求稍微难点,刘凯想了想:“主要爬哪家的邮箱?这个事关工作量,要不少时间。你在外面找人写,估计也要几千块钱呢。”
&esp;&esp;顾辙想了想,他们也不会大规模干,时间精力都不允许。
&esp;&esp;毕竟最后的末段环节还是要人工接电话客服的,摊子铺大了不好收场。
&esp;&esp;所以他当机立断抓大放小:“就爬黄易一家的、本地ip的邮箱就行了,他们家最大,丁三石又是本地人,在这儿市场推广最好。”
&esp;&esp;2000年时、互联网泡沫崩盘前夜,有那么短暂的几个月,国内首富是明州的丁三石,他家的邮箱在明州的普及率非常高,其他家在本地都能忽略不计。
&esp;&esp;如今国内网民规模大约在五千万,有邮箱的不到三分之一。
&esp;&esp;东海省这种发达地区,能占到全国网民的十分之一以上,邮箱比例也比较高。明州本地总有个几十万的黄易邮箱用户。如果把撒网范围再稍微扩大一点,加上临近的省城、魔都,能有一百多万。(但只有一小部分能比较容易被爬到地址)
&esp;&esp;说完要求后,顾辙便跟刘凯把钱谈清楚:“你说找外面的人做也要几千,我无论盈亏给你三千,能干不?还是想跟我们一样,承担一定的风险?”
&esp;&esp;刘凯一听能直接拿三千,还是挺满足的。
&esp;&esp;但他下意识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