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午后,公主府的书房内,光线透过窗棂洒在书案上,书案上摆放着各种书籍和文房四宝,赵希若与小寒相对而坐,二人面前的茶杯冒着袅袅热气。她手持一卷书,目光沉静,轻声道:“小尾和小圆年幼,性子却不凡,需得因材施教。”
小寒点头:“小姐说得是,小圆温柔聪慧,可学些琴棋书画。”
赵希若颔首:“不错,府中私塾有先生,正适合她。”
她顿了顿,又道:“至于小尾,十岁年纪,机敏过人,若只在府中读书,未免埋没了他的才智。”
小寒问:“小姐有何打算?”
。
赵希若微微一笑:“太子治儿如今十三,正值进学之时,小尾若能为他侍读,既可学习,又能历练。”
小寒闻,赞道:“此计甚妙,只是需得太子点头。”
赵希若放下书卷,起身走到窗前,望着院中嬉戏的小尾和小圆,沉吟道:“治儿性子开朗,想来不会拒绝,只是需找个时机提一提。”
她转头对小寒道:“你看他们二人,可有不足之处?”
小寒答:“小尾机敏有余,沉稳不足,小圆胆小,需多鼓励。”
赵希若点头:“你说得对,日后多加留意。”
书房外的阳光洒在石径上,赵希若心中已有了清晰的计划。
夕阳西下,公主府的正厅内,灯盏初燃,温暖的光晕映在墙上。赵希若刚用过晚膳,放下碗筷,擦了擦嘴,便听管家来报:“公主,太子殿下到访。”声音恭敬而有礼。
她微微一怔,随即笑道:“快请。”
不多时,太子赵治迈着轻快的步子走进厅内,仍是那身明黄长衫,在灯光下泛着柔和的光,笑容满面:“姐姐,我来请你明日赴宫中宴会。”
赵希若起身相迎:“治儿来得正好,我正想找你。”
太子坐下,接过丫鬟奉上的茶盏,茶杯与茶托碰撞发出清脆的“叮当”声,问道:“姐姐有何事?”眼睛里满是好奇和期待。
赵希若趁机道:“我收留了一个少年,名唤小尾,十岁年纪,聪慧机敏,我想让他做你的侍读,你看如何?”
太子好奇:“小尾?他有何特别之处?”
赵希若轻声道:“他虽年幼,却极善观察,路上曾助我脱险,是个可造之才。”
太子听罢,点头道:“既是姐姐看中的人,我自当见见,若合适,便让他随我。”
赵希若心中一喜:“多谢治儿,日后我带他来见你。”
太子摆手:“姐姐何必谢,我正缺个伴读。”
随后,太子又聊起宫中宴会之事,语间尽显对赵希若的依赖。
不多时,太子高兴的摆驾回东宫,这次来见公主,开心的不得了。
次日清晨,公主府的偏厅内,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地面上,形成一片片光斑。赵希若带着小尾与太子赵治见面,脚步声在寂静的偏厅内回荡。小尾着一身新裁的青衫,青衫在风中轻轻飘动,略显紧张地站在一旁,低头行礼:“小尾拜见太子殿下。”
太子笑着摆手:“不必拘礼,抬起头来让我瞧瞧。”
小尾依抬头,眼神清亮,
神色略微拘束,稍显紧张。
太子打量他片刻,温和道:“姐姐说你聪慧机敏,可愿随我读书?”
小尾一愣,随即惊喜道:“小尾愿为殿下效力!”
太子点头:“好,明日便来东宫报到,随我一同进学。”
赵希若在一旁看着,微笑道:“小尾,此乃你的机缘,好好把握。”
小尾忙道:“谢公主,谢殿下。”
太子转头对赵希若道:“姐姐眼光果然不错,这孩子瞧着便灵气十足。”
赵希若轻笑:“他若有长进,也需你多教导。”
太子拍胸脯道:“放心,我定会带好他。”
小尾站在一旁,心中激动难平:能为太子侍读,此生从未想过。他暗下决心,定要努力,不负二人期望。他心中充满了坚定和决心。
偏厅外的阳光洒进来,赵希若看着小尾,心中欣慰。
公主府的花园中,晨雾初散,阳光洒在大地上。小尾和小圆站在石径上,各自怀揣着不同的心情,小尾身着青衫,手持一卷书,准备前往东宫报到,小圆则穿着一身淡粉色的衣裙。
小尾回头对小圆道:“妹妹,你在府中听先生的话,我去太子身边学习。”
小圆点头,眼中有些不舍:“哥哥,你要小心。”
赵希若站在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