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逸尘与平南王商讨完毕后,便全身心投入应对云川国求和提议的准备工作中。他心里清楚,这一步棋若是走错,周国必将陷入万劫不复之地。于是,他精心挑选了一批经验丰富、行事谨慎的探子,秘密潜入云川国边境。这些探子如同暗夜中的幽灵,悄无声息地穿梭在云川国的军事要地附近,密切关注着云川国军队的每一个细微动向。哪怕是一兵一卒的调动,一丝一毫的战略部署变化,都逃不过他们敏锐的眼睛。
与此同时,萧逸尘在营帐内召集了军中最富智谋的谋士。营帐里,烛火摇曳,众人围坐在摊开的地图前,气氛凝重。一位谋士皱着眉头,手指重重地落在地图上清泉关的位置,与气坚定地说道:“将军,清泉关地势险要,犹如一把利刃,插入周国的咽喉。云川国占据此地,易守难攻。此次谈判,我们必须将夺回清泉关作为首要条件,否则所谓的和平,不过是虚幻泡影,毫无实际意义。”
萧逸尘微微点头,冷峻的目光顺着谋士的手指看去,清泉关那醒目的标识仿佛一颗扎在周国土地上的钉子,让他眉头紧锁。“不错,清泉关乃周国的门户,战略意义重大,绝不能轻易放弃。但云川国既然主动求和,想必也不会心甘情愿地吐出这块到嘴的肥肉。我们得想出一个既能让周国利益最大化,又能让云川国勉强接受的方案。”
这时,另一位谋士站起身来,目光闪烁着智慧的光芒,缓缓说道:“将军,云川国一心想要扩张领土,究其根源,不过是为了获取更多的资源,增强国力。或许我们可以换个思路,提出以贸易补偿替代领土占有。我们不妨开放部分边境贸易,许以丰厚的利益,以此来试探云川国,看他们是否愿意妥协。”
萧逸尘陷入了沉思,营帐内安静得只能听到烛火燃烧的噼啪声。他深知,这不仅是一场简单的领土与利益的谈判,更是一场决定着无数人生死存亡、关乎三国未来走向的重大博弈。经过深思熟虑,他决定将这两个方案巧妙结合,作为与云川国谈判的基础。
与此同时,在北狄的营帐中,可汗也在紧锣密鼓地筹备应对之策。他派出的探子不断传回消息,云川国在边境虽有增兵的举动,但并未出现大规模的战略调动迹象。可汗一边焦急地等待着云川国对己方回复的反应,一边督促着士兵们加强军事训练。训练场上,喊杀声震天,士兵们挥舞着兵器,动作刚劲有力,每一个眼神都透露出坚定的斗志。
可汗深知,云川国此次求和,即便有乌兰公主从中斡旋,也不能掉以轻心。他面色凝重地对将领们说道:“我们绝不能被云川国的求和表象所迷惑。必须做好两手准备,在谈判桌上,我们要据理力争,争取和平;但在战场上,更要有必胜的信念和充足的准备。倘若云川国敢玩弄阴谋诡计,我们定要让他们为自己的行为付出惨痛的代价。”将领们齐声应和,那洪亮的声音仿佛要冲破云霄,眼神中透露出视死如归的无畏。
而在云川国的宫殿里,乌兰在送出信件后,度日如年,每日都在焦急地等待着周国和北狄的回复。她像一只被困在笼子里的小鸟,在宫殿中来回踱步,满心忧虑。她深知,自己的努力能否成功,此刻全系于这两封信之上。每一次听到宫殿外传来的脚步声,她都忍不住心中一颤,满心期待那是带来好消息的使者。
终于,周国和北狄的使者几乎同时抵达云川国。乌兰得知消息后,心跳陡然加快,既紧张又期待。她匆匆整理了一下衣衫,朝着王宫大殿快步走去。踏入大殿,她看到两国使者恭敬地站在殿下,而父王和大臣们正坐在殿上,神色严肃得如同暴风雨来临前的阴沉天空。
周国使者率先开口,声音在寂静的大殿中回荡,宣读着萧逸尘拟定的回复:“云川国若真心求和,须以归还清泉关为前提。作为补偿,周国愿开放边境贸易,与云川国互通有无,共商发展。若此条件能达成,周国愿意与云川国、北狄共同商讨三国贸易联盟之事。”
乌兰心中一紧,清泉关对于云川国的重要性她再清楚不过,父王恐怕很难轻易割舍。
接着,北狄使者也宣读了可汗的回应:“北狄赞赏云川国寻求和平的意愿,愿意参与三国贸易联盟的商讨。但为表诚意,云川国需减少在清泉关的驻军,并保证不再对北狄边境有任何挑衅行为。同时,北狄希望能在贸易联盟中,获得公平合理的利益分配。”
大殿内一片死寂,静得连根针掉在地上都能听见。国王的脸色阴沉得仿佛能滴出水来,他怎么也没想到,周国和北狄的回应竟如此强硬,与他原本的期望大相径庭。他的目光如利刃般射向乌兰,带着一丝责备与无奈。
乌兰心中明白,和平的道路依旧荆棘密布。她深吸一口气,鼓起勇气上前一步,说道:“父王,两国的回应虽附有条件,但也表明了他们对和平的意向。我们可以以此为基础,继续与他们商讨,或许能找到一个各方都能接受的方案。”
国王冷哼一声,声音充满了不满与不屑:“哼,说得轻巧。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