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干货,儿媳妇怀孕了不能吃,可以买点寄给儿媳她娘家。不过现在不买,等从村里换了东西再来买,一起寄回去。
看到顾恒那里买完了,和他一起往回走。
回到家,周淑琴去厨房,看看早餐做什么,打开橱柜,里面有大米,厨房角落靠墙放着一袋红薯,一袋土豆。
她还想烙饼呢,没想到两个北方人,家里没有准备面粉。
顾恒进来,“妈,我去食堂买早饭吧,就不自己做了。”
周淑琴问他们之前是怎么吃的。
顾恒说:“我们习惯早上白粥,青菜粥,或者去食堂买,食堂有包子,馒头。”
“那你去买点包子馒头,我煮点青菜粥。”周淑琴把米拿出来。
顾恒去食堂买了早餐回来,看还有一点时间,把昨天换下来的衣服拿出来洗。
三两下洗完,挂起来。吃了两个馒头就赶紧往营地赶。
顾恒刚走,唐芷就醒来了,看到她妈在厨房,“妈,你在做什么啊?”
“煮点粥,饭桌上有包子,你先吃。”周淑琴打开盖子搅一搅,差不多了,洗一把小白菜放下去,放点盐滴两滴花生油,喷香。
让它滚一会,端出来。
“闺女,你们这里没有面粉卖啊?”周淑琴奇怪。
“有啊。”怎么了?看了她妈一眼,疑惑,问这干嘛?
“买点白面粉,玉米面,烙饼吃。”大米饭好吃也不能天天吃啊。
忘了她妈北方人了,她上辈子南方人,习惯吃大米,顾恒也没说要做面食,想吃面食都是直接煮挂面,包子馒头食堂有,所以她没准备面粉在家。
“中午顾恒回来让他去买,这个月的粮票我昨天刚去后勤领的,粮站还挺多选择的,妈,你中午跟顾恒一起去,看看想吃什么就买。”唐芷说道。
“妈,你昨晚睡觉冷吗?要不要去后勤借床被子回来?”不知道她妈从那么北,到这么南的地方会不会不习惯。
“我不冷,被子很暖和,不用借了。”
“妈,你有什么不习惯的一定要跟我说。”唐芷还是不放心。
“没有不适应,十二月了,这里还青山绿水的,还暖和,我从北城穿过来的棉袄都收起来了,穿不上。”真应该照张相寄给家里的老伴看看,肯定羡慕死她了。
“周婶子,吃早饭了吗?”沈华来了,昨天约好的到村子里换东西。
“吃完了,小华你等我一会啊,我收拾一下就好,快进来坐会。”动作迅速,把碗筷摞起来,拿出去洗。
“妈,你别洗了,我一会洗。”唐芷阻止道。
“就两个碗,一下就完事了,你坐着。”
“婶子,不着急啊,还早呢。”沈华赶紧出声,怪自己来太早了。
“好了,我拿个布袋子我们就走吧。”朝房间走去,拿了个袋子出来,“小芷,你在家乖乖待着啊,走路慢点,别磕碰到了,我们快去快回。”
“妈,我知道的,又不是小孩子了,你们也不着急,我在家也没啥事,不会乱走的。哎,妈,你拿个背篓吧。”
周淑琴也就拿起厨房门口墙上挂着的背篓。
两人快步往村子走,去相熟的人家,换了不少鸡蛋,在村民的带领下,周淑琴换了两只风干鸡,还换了很多水果干:芒果干,菠萝蜜干,荔枝干,桂圆干。换了一大袋子,花了 3 元钱。
老乡还教他们煲汤,坐月子吃桂圆特别好,桂圆红糖鸡蛋汤,桂圆鸡汤,桂圆猪肉汤。干吃也对身体好,不过怀孕最好不要吃。
周淑琴想等她要回去了再来换点,带回去给她儿媳妇坐月子吃。
换好东西,果干装布袋子里,鸡蛋和风干鸡放背篓底下,唐芷订的老母鸡,用草绳绑好,也放背篓里,中间隔着一层稻草,也就不怕鸡蛋碎了。
唐芷在客厅坐着看书,听到院子门响起,她探头往门口看一眼,就看到她妈背着背篓,提着一大袋东西走进来。
“妈,你回来了?”走出去帮她把背篓拿下来。
“我换了果干,村民说桂圆煲汤好喝,还能补气血,坐月子好。”周淑琴把背篓放下,把袋子放桌上,又把母鸡拎出来解开绳子,关鸡笼子里去。
“你这两只鸡什么时候养的?一公一母,是要孵蛋抱鸡崽吗?”周淑琴看到笼子两只鸡正在踩背。
“养四五个月了,平时吃菜叶菜虫,长得快,都下蛋了。”唐芷走过去看一眼:
“不能多养,我打算把公鸡杀了吃肉,再去换两只小鸡回来养。”
“我跟村民熟了,改天我去换两只回来。”周淑琴道。
又拿篮子把鸡蛋,风干鸡拿出来,背篓挂墙上,干净利落。
“妈你真厉害,我第一次去都不敢说话呢,都是华嫂子带着我。”羡慕的话已经不想说了。
“你华嫂子真不错,也是她带我跟大家认识,不然我自己去我肯定换不到这么多东西。”
收拾好,洗手做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