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跳了一级,本硕博连读8年,24岁博士毕业。
从小和同班同学差两三岁导致的结果就是姚远在大学之前基本上没有朋友,一心一意读书,沈老师从来没遇到过早恋和叛逆的问题,颇有养育出一个年轻女博士的骄傲,但随着同事好友的子女进入人生的另一个阶段,结婚生子,沈老师的那点骄傲所剩不多,恐慌和怀疑在摇旗呐喊,年轻女博士已经进入到大龄单身女博士阶段。
姚远只好安慰,“我在努力,争取明年结伴出游。”
沈老师说:“你去年就是这么说的,咱要求也不高,身体健康,家庭不复杂,人品要好,学历相当,最好是国家单位,上次梁阿姨给你介绍的那个大学副教授还有联系吗?”
沈老师不提这茬,姚远是真的忘记了,梁阿姨跟她说了之后对方加了她微信,刚好那阵项目上事忙问题多四处着火,不是在厂里就是进厂路上,就没顾上说话。
姚远有丰富的和强势爱说教型人士相处的经验,那就是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句话,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力,避重就轻积极表态,“沈老师说的对,我这不是进厂三个月嘛,还没来得及,您这一说我想起来了,一定积极主动。”
沈老师可太了解女儿了,“光表态有什么用,拿出实际行动来,我还不知道你,阳奉阴违第一名。”
这可就上升到人生攻击了,旁边戴着老花眼镜看图纸的姚父弱弱的发言试图打圆场,“姚远还小呢,不急。”
“你不说话没人当你哑巴。”沈老师白了姚父一眼骂道,骂完又把手机贴近耳朵,显然不打算放过姚远,“你和妈说说打算怎么积极主动怎么努力。”
姚远一阵头皮发麻,沈老师这是步步紧逼,不交出底牌不罢休的姿态,怎么着也得给出交代,要不然姚远这假期别想好过,翻出梁阿姨的微信聊天记录快速扫了一眼相亲对象名字,“休假回来就联系。”
沈老师说:“你想想你28岁,谈一年恋爱结婚30岁,生孩子也32了,这还是从现在开始一刻不耽误的情况,早点生孩子恢复的快,妈还可以帮你带孩子,婚姻到底是人生大事早点规划好,不影响你工作。”
姚远和姚父默契的叹口气,还好登机的提示音解救了她,“沈老师,我要登机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