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象乾停止了说笑,“首先,家父代表户部向你表示感谢。
哱拜之乱已经耗银数十万,如果再拖延下去,太仓银又要见底了!
幸亏你先登破城,得以及时止损,户部也能喘一口气了。
但是家父说,下次你若再出征,务必不要如此冒险了。
因为你现在并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群人的首脑,还是我那小姑母的夫君,你不能轻率性命、无所顾忌。”
林泰来答道:“知道了。但一两年内还有战事,只要上阵难免有冒险的时候。”
王象乾知道林泰来主见非常强,劝几句就行,多了也没用。
然后又道:“这一年朝廷最大的事情,就是左都御史吴时来病故,资历最深的刑部尚书陆光祖迁为左都御史。”
对这件事,林泰来无话可说。
阿附申首辅的吴时来按照历史轨迹,也该到了病故的时候。
而清流势力的陆光祖本来上次廷推吏部尚书时,就刷过一次脸了,再加上又是资历最老的部院大臣。
他要当左都御史,真挡不住,除非林泰来亲自下场一换一。
或者王世贞不要天官了,和陆光祖搏斗,那显然不可能。
只是苦了申首辅,原本有两大支柱党羽,一个吏部天官年老跑路了,一个左都御史病故了。
难怪历史上这个时候的申首辅心灰意懒,也提桶跑路了。
不过在本时空还好,首辅还有林泰来这个前门客来充胖子。
“既然陆光祖去当左都御史,那又是谁当了刑部尚书?”林泰来又问道。
应该就是这段时间廷推,而他行军路上,确实收不到消息。
王象乾答道:“我听说是南京都御史孙丕扬。”
林泰来皱了皱眉头,孙丕扬这个人的政治光谱挺模糊的。
但从上次推举吏部尚书时,陈有年提名了孙丕扬的情况来看,目前孙丕扬至少也是清流势力的同情者。
如此说来,清流党人在朝廷高层的势力又出现反弹了?
想至此处,林泰来忍不住抱怨说:“我就搞不懂了,为什么只要我不在京师,总是会出现局面恶化的情况!
上次我请假回老家,不在京师时,清流势力连拿了户部礼部两个左侍郎!
而这次,又让清流势力偷了一个尚书!”
王象乾正想开口安抚几句,却又听到林泰来说:
“不过也无所谓,反正我已经习惯了!每次回京师就要先进行一番整顿!
既然这次他们偷走了一个尚书,那就杀他们一个尚书找平!”
王象乾:“……”
自己刚才居然还想安抚林泰来,纯属多余!
------------
第六百零三章 真·战神归来
翰林院侍读、陕西行太仆寺少卿、吏部考功司郎中、礼部主客司郎中、兵部通信司郎中(筹备中)、参赞陕西军务、讨逆监军林泰来回到京师时,已经是七月中了。
距离他去年离京赶赴西北,差不多正好一年。
大军押着十几个有名号的叛将,耀武扬威的从德胜门入城,接受着百姓的夹道欢呼。
林监军在德胜门停留了一会儿,检查了一下城门,发现自己的那些题诗保存完好,这才满意的走了。
我大明是法治国家,叛将在献俘礼、斩首之前,要由刑部过一手,表示明正典刑。
监督着李如松把被俘叛将移交给刑部后,林泰来就彻底完成监军任务。
然后就先回家,和白秘书一起休息了。
这个夜晚,京师十分平静。
兵部员外郎申用懋下了班后,跑到林府,有点担忧的说:
“你这次功劳太多、太大了,该如何是好?朝廷甚至有人提议,要给你封爵了。”
对方明显是替申首辅来传话的,林泰来笑道:“文臣封爵?贼子欲将我置于炉火上耶?”
申用懋:“……”
这个意思是没毛病,但语法太容易令人误会了,能不能换一种语法来表达?
“自古以来功高难赏,先走一步看一步吧。”林泰来长叹道,“对了,提议的爵号是什么?好听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