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大明话事人 第441节(1 / 3)

悍妇的输出还在继续:“姓林的恶贼已经上门数次,日子没法过了!你这废物点心就不能发狠上告,把他送进天牢吃牢饭么!”

“不可如此!”史拾遗坚定的说:“要忍耐!韩信胯下之辱的典故,听说过没有?”

现在用暴力罪名把林泰来送进去,只是吃几天牢饭而已,反而让林泰来躲过了殿试;

但忍到林泰来上了殿试,或者林泰来不敢参加殿试,他们就能把林泰来运作成欺君大罪!判刑至少是充军流放!

在这個节骨眼上,必须要有战术定力!不能自乱阵脚!

忍耐不是软弱,而是更高深的智慧。

夜晚在床上安抚了自家悍妇后,进入贤者时间的史拾遗默念起前朝高僧语录。

“只要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天你且看他。”

另外几家和史拾遗家的情况也差不多,都挨了砸门、打人、题词这一键三连套餐。

而且五家题词都是水调歌头词牌,风格明显也一致,组成了《水调歌头·春日五首》。

这很有林大官人的艺术风格,发表诗词喜欢成组成套。

住在西城的官员和居民们就这样瞠目结舌的看着林泰来肆虐西城,仿佛三年前历史重现。

而且很诡异的是,林泰来在光天化日之下连续作案,又打又砸就差一个抢,却无人发声,连受害者都息事宁人、一声不吭。

有司也装聋作哑,视若无睹,全当没有这回事!

那个叫魏四的小混混站在人群里,看着公然砸门打人却无人制裁的林会元,不禁感慨道:“大丈夫当如是也!”

但是所有官场中人都能感受到,被以礼部尚书沈鲤为代表的清流势力极力压抑的熊熊怒火!

这些怒火必将在一个合适时机,狂猛的喷发出来,彻底撕碎最可恨的敌人!

至于其他要参加殿试的人,虽然也有忐忑不安的关系户,但还能勉强镇定,不像林会元这般焦躁。

毕竟殿试不淘汰人乃是几百年流传的规矩,只要不像林会元那样被集火,不被直接卷进去,问题应该不大。

就这样在一片兵荒马乱中,三月十五日到了。

准进士们在长安左门外集合,然后在礼部官员的引导下,列队进入皇城,然后就是宫城。

自穿越以来,这是林泰来第一次看到主殿。

先后穿过了后世被改为天安门的承天门、端门、午门、东角门,来到了皇极殿前方的大广场上。

这是宫城主殿,原本叫奉天殿,嘉靖朝重修后改名为皇极殿,后世叫太和殿。

其他同行考生无不震撼于宫阙的壮丽和威严,而林大官人则淡定得多,熟悉的像是个上朝多年的老油条。

在正常情况下,在殿试时皇帝应该象征性的亮个相,表示这是天子取士。

但林泰来碰上的是已经开始不正常的万历皇帝,所以今天就别想看到皇帝了。

这次殿试被准许在皇极殿里举行,考生们一人一张桌案。反正又不淘汰人,也不在乎互相隔开距离避免舞弊了。

当林泰来找到自己的考案后,发现自己又被礼部坑了。

他的位置在大殿最深处,光线很暗,写字比正常费劲很多。

会试位置靠近茅厕,殿试位置光线昏暗……对此林大官人默念几句“莫欺少年穷”。

等功名到手后,一定要把负责安排考试位置的礼部主事安排一遍!

与会试相比,殿试真称得上又短又小。

在会试仅仅第一场,就要写七篇八股文,而殿试只需要写一篇策文,耗时最多一个白天。

虽然殿试策文最高纪录是日写万字,也有人说七千字,但正常人也就是写两三千字,比起会试写作压力真不算大。

当然这次殿试比较特殊,加试了一篇八股文,而且很多人关注的焦点就是这篇八股文。

等所有考生归位后,皇帝钦定的八股文题目就发了出来,是《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一节》,出自《论语》。

写命题作文肯定要先审题,“一节”的意思是题目不只有这句,《论语》原文这句的后面一大段都是题目。

林泰来默想原文,“放于利而行,多怨”后面是“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

再后面还有更著名的“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这句。

所以文章需要写的主旨就出来了,就是在治国层面上,围绕利和义、礼而写,很经典的内容。

林泰来感觉,万历皇帝出这种题,简直太符合皇帝本人的脾性了。可能这位皇帝一辈子都在琢磨利、义、礼这三个字。

八股文命题写作不是放飞自我写爽文,过程是枯燥无味的。

等到下午时候,林泰来就把这篇八股文以及另一篇不重要的策文题目都写完了。

交了卷后,从东角门离开了皇极殿广场,然后出宫。

作为考生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