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位老总一想也是,珠宝行业年年都是两位数高增长,玉石兼据收藏和宝石两种功能,更受到有钱人的欢迎。
今年买一块和田玉子粒可能花了100万,再过几年,或许都涨到300万了,这买到就是赚到呀。
林三七心想,这个保值增值的前提是经济始终保持高速增长,万一来个天灾人祸,全球性公共灾害,然后全球经济大衰退,珠宝只会贬值,而不是增值。
能在为行业龙头公司的老总,哪个是笨蛋?
他们怎么可能被林天华几句话给忽悠住了,只是他们给自己找了一个挨宰的台阶而己。
毕竟林天华的预测站在2014年的角度来讲并没有错误,这时候正是热钱涌动,拍卖会屡创新高,房价一飞冲天的时候。
谁也不能预测5年后会一夜之间变天了。
孙哲杰喝了一口水缓和了一下,知道拼刺刀的肉搏战时刻到了。
“林董,还有林总,咱们闭门会议,明人不说暗话。贵方的意思我们收到了,贵方的诚意我们也知道了。但是在商言商,请林董开个价吧,看我们吃不吃得下这批玉石。”
林三七笑了笑站了起来:
“走,我先带几位老总去我们的金库看看,咱们先看货,再谈价格,诸位也好自己有个判断。”
其实这是心理战,坐在办公室里谈价格,那价格就上不去,无论林三七给出什么价位他们都会狠狠砍一刀。
如果这十家真的联合起来不买岭南堂的玉石,那林三七也头痛的。
他真敢砸盘吗?
孙哲杰的话说得没错,这关系到几百万人的生计,有关部门不会坐视不管的。
要论官府的关系,岭南堂哪里比得过这十家玉石商?何况里面还有两家是香江珠宝公司,能量通天的。
北方人做生意喜欢搞垄断,一条街只允许有我一家,别的几家通通死掉,所以很容易走极端搞对抗。
而南方人做生意永远秉承一个“不赚最后一个铜板”,和气生财,最好共同组成一个利益联盟,一起发财。
所以林三七肯定是要赚一大波,但他也不会跟这几家玉石公司把关系给搞僵。
要知道他后续还要从六十年代采购玉石过来,还要继续跟他们打交道,还要赚他们的钱。
或许有人会说,你有玉石,自己建渠道呀,大不了成立一家玉石公司,开遍全国。
其实做全国连锁珠宝店哪有这么容易?那都是重资产,资金很容易沉甸,还要有大量的专家人才储备。
再说了,林三七的政策是龟缩在花都,他是不会轻易去别人的地盘上开公司开店的,那不是给人家可趁之机嘛。
地下金库里,孙哲杰等一众老总看到满仓库的玉石,最后的侥幸也被打掉了。
第625章 两千亿天价清仓
五月广场地下金库里,孙哲杰等一众老总看到满仓库的玉石,最后的侥幸也被打掉了。
普通经销商过来,林三七还要防备三分,但这群企业掌舵人来,林三七则是彻底开放,让他们随意参观。
到这个层次的人,除非是天大的诱惑,否则都是会守规矩的。
孙哲杰他们也豁出去了,平时一个个养尊处优的大老板们,一个个都拿着撬棍,对一个个木头箱子下手,撬开来看看里面到底是什么玉石。
然后自信心一次又一次经受了打击。
重新回到会议室里,孙哲杰几人知道这是一场恶战,他们已经没有胜算了。
这就好比两军对擂,本来以为是兵对兵,将对将拼一场,胜负尤未可知。
结果往后一看,好家伙,自己是80万,可对方不是60万,而是整整600万。
己方哪来的优势啊。
孙哲杰和其他九位同行商量了一下,知道现在只能从价格上去尽量压价了。
林三七则是心情放松:“那接下来我可开价了。”
孙哲杰、戴韵、郑鸿军等十位老总都坐直了身体,等着宣判了。
“我们岭南堂可以将仓库里的和田玉部份全部出售给你们,我们一件不留,并且也可以保证岭南堂以后不会从事玉石零售行业,保证诸位的利益。
玉石你们也看到了,这样顶级的玉石现在几乎看不到了,所以我也不多要,我就要2000亿人民币。要现金,如果没有现金,黄金也可以替代。”
嘶~~~
十位老总一个个都是倒吸一口凉气,牙疼了。
做为业内人士,他们心里有杆秤,2000亿贵不贵?从账面价值上看是真不贵。
因为如果这批玉石他们操作得当,市场价起码可以翻倍都不止,如果是慢慢出货,慢慢增值,将来翻上几倍完全不是问题。
问题是一口气要拿出2000亿来,这下棘手了。
商人嘛,都是喜欢讨价还价的,其他九位老总都看向了当中的带头大哥孙哲杰,谁叫他是国企老大哥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