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穿越两个时代的医生 第518节(2 / 3)

,光是这10支虫草就价值一万多元。

叶教授轻笑了一下,推了回去:

“我不信这玩意儿,吃了有什么用?多喝热水少吃补品,这才是真正的养生之道。行了,你能来向我请教我就很高兴,我最喜欢的就是你这种虚心好学的学生了。”

林三七闹了一个大脸红,这才收回虫草,认真听叶教授的讲解。

“你把这两张片子放在一起,我们先看x光片,首先我们从这个位置找到病变部位……”

叶教授讲了差不多半个小时,这才给林三七将这个病例给讲透了。

林三七一直坐直了身体,最后才问道:

“叶老师,所以你认为这是一例黏液腺癌?”

“对,以后你看到黏液腺癌,只要记住几个关键词就很好诊断:白色泡沫样痰+枯树枝+气管播散+重力特征=黏液腺癌。”

瞧瞧,这就是有丰富临床学知老教授的经验之谈,教科书上是不可能写得这么直白的。

“那叶老师,如果是这一例黏液腺癌病人,我们可以采取什么样的治疗方案?”

“黏液腺癌早期是可以手术的,术后活个5年问题不大。但是这一例病人已经属于晚期,我们不主张手术,因为手术无法完全清除病灶,可能会加快癌细胞扩散的速度。

剩下的只有放化疗,但你也是医生,一般病人到了这一步其实没必要折腾了。放化疗哪怕多活了几个月一年的,完全没有生活质量可言,活着有什么意思呢。”

林三七默然,心想对有钱人来说,怎么甘心死亡呢,肯定会不计代价要求治疗。

这也是肿瘤科生意火爆,医生收入最高的原因,因为肿瘤科真的花钱如流水,家属不是在缴费,就是在缴费的路上。

“那叶老师,如果影像片不能说明那些非洲医生,想要确诊,我还可以做哪些检查?”

叶教授笑道:“这道也是,万一那些非洲医生没见过ct片,的确难以说服他们,那就只有穿刺活检,或者将来尸检了。”

林三七回想了一下,他是翻过这个年代的教科书的,上面并没有黏液腺癌的章节,显然这个疾病还没有被完全发现。

如果是一个未知的疾病,病理检测如果鉴别出来,这就是一个系统的工程。

你得把病理切片证据拿出来,这又涉及到病理检验科的工作。

“叶老师,咱们病理科有没有相关黏液腺癌的标本?或者标本检测流程是什么样的?我想看看,学学。”

叶教授听到林三七的话,微笑着点头,心里非常欣赏这个认真好学,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好学生。

“行,这事交给我,走,跟我一起去病理科,我亲自教你怎么取样、怎么检测。”

林三七是有病理检测基础的,做为名校大学生,不仅要会临床,所有辅助检查都必须要会做,能够亲自上手。

所以半天时间,林三七亲自做了两例标配,心中已经大概有数怎么做了。

心里有底了,他雄赳赳气昂昂又穿回了1962年的香江威尔士医院。

第599章 100万港币打赌

1962年,威尔士医院。

香江、米国、内地以及众多的各国专家看着正在台上侃侃而谈的林三七,同时,也不停瞧着桌子上那台奇怪的机器。

这台机器正在播放一个ct视频,播放的内容是一个奇怪的影象片子,是他们从来没见过的。

林三七滑动着鼠标,将ct片子从开始到结尾滑动了一圈,图象开始不断变化,最后停在了一个截图上:

“大家看,这里是不是有类似于树枝或小芽的影像?这个就是我上午提出的树芽征象,看到这种表现,往往是由于肿瘤细胞沿着支气管和肺泡间隙扩展形成。

另外,黏液腺癌通常呈现出大叶性的弥漫性浸润,可能涉及一个或多个肺叶。影像上可见大片状密度增高区域,病变边界不清晰。

上午的时候,纪医生说看到两肺弥漫性粟粒状阴影,从而判断这是一例肺结核其实是错误的。因为这种弥漫状往往是因为癌细胞在扩散。”

林三七上面说得起劲,下面的医生议论得起劲。

纪香蕉显然也不能接受这个结果:

“林医生,你上午说的黏液腺癌,我中午的时候也查过相关文献,但是并没有查到相关资料,谁知道你是不是自己杜撰出来的一个疾病。

同样的,你拿出来的所谓x光片,看起来像模像样,但这是一项未经证实的医疗仪器图像,到底准不准还不一定呢,就你所说的类似树枝这样就说这是什么癌,太武断了吧?”

香江医生们这时候开始起哄:

“对呀,我们香江威尔士医院是全世界最好的医院,我们怎么没听说过?”

“中午用餐的时候我也询问了各国专家,他们同样没有听说过ct这玩意儿。”

“不要告诉我落后的内地,在医学科技上已经领先我们了,那那么多大陆难民是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