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穿越两个时代的医生 第5o6节(1 / 3)

王副总看到南方客人那一脸惊讶,心中更是得意:

“目前我们奉天机床一共能生产55种机床,从大型加工中心到小型便捷式机床我们都能生产,我们的产品不仅在国内有非常响亮的知名度,更是出口全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林三七心想,出口一百多个国家,怎么还会血亏九十多亿?

当然林三七不知道的是,这种出口就跟集邮一样,只要出口给某国一台机床,那出口国就增加一个。

当然这一台机床是亏本卖的,还是赚钱卖的,这个公司心知肚明,反正说出去好听就行。

林三七其实对机床懂得不多,他脑子里还是只有一个概念:

“王总,咱们奉天机床能生产五轴机床吗?”

王勇一听,微笑着点点头:

“这个自然是可以的,五轴加工中心这可是我们奉天机床的拳头产品,已经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一举打破了外国对我们的几十年的封锁,填补了国内多项专利空白。”

林三七也跟着点头,奉天机床能批量化生产五轴联动机床,这就代表这家公司的实力还是挺强的。

王勇也在暗暗观察林三七的表情。

自家人知道自家事,现在奉天机床55种机电产品当中,大多数都是亏本生产,哪怕有少数赚钱,但整个公司都是负债状态。

但是国企的特点,那就是每年都有一定的kpi考核,要么算销售数量,要么算企业利润,你总得占一个吧?

国家也有自己的考量,你卖出去的机床数量多,说明国内机床总数就在提高,这也算是好事。

虽然奉天机床是亏钱了,可是对整个国家的工业发展是有利的,也算过关。

这个亏损国家给补贴,也相当于是国家补贴了机床成本,这是利国利民的政策。

但如果你奉天机床的产品卖不出去,一边还亏着钱,那你这家企业存在的意义就没有了,破产重组就是惟一的出路了。

林三七看了看表,发现时间差不多合适,于是提议道:

“王总,谢总监,我们能不能去车间参观一下,也不怕几位笑话,我也是第一次接触机床,虽然手里有订单,但我还是想多了解一下。”

王副总和谢玉军一听对方手里果然有订单,那自然都是两眼放光:

“林董,尹总,我们奉天机床有自己专用的产品展示馆,走,我亲自带你们去逛逛。”

产品展示馆里,上面有奉天机床的历史介绍。

林三七走过去有点惊讶:“哟,原来奉天机床还是国内第一家数控机床的生产厂家啊?”

王副总对自家历史那是如数家珍,相当自豪的:

“一五时期,我国对机床工业十分重视,关注机床技术和人才的培养,这段时间也派出很多人去苏联学习。

苏联当时的机床工业还比较发达,给予了我国大量的支持。在这段时期,我国成功打造了一批骨干企业,俗称的“十八罗汉”。

还逐步成立了7个综合性机床研究所、37个各类专业机床研究所,为我国机床工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也是我国机床工业发展的重要起步阶段。

在数控机床领域,我们奉天机床在1958年就生产了第一台数控机床,在当时比米国晚了6年,比西德、曰本只晚了2年。”

林三七是查过资料的,知道国内老早就可以自我生产数控机床了,虽然大概率是组装货。

但是林海不清楚呀,在他的印象中,五六十年代连电力都难以供应,怎么还能生产数控机床?

“那王总,后来我们的机床怎么越来越落后了?我可是听说过,改开初期,我们所有的机床全部都依赖进口,国产的机床简直没法看。”

王副总听了轻叹一口气,埋怨道:

“你们年轻人对那个年代有所不知,当时上级对机床的生产、供应、销售等环节进行统一管理,不允许企业额外生产机床,即使是小规格的仪表机床也不行。

另外,我国的机床主要是仿制为主,而欧美等国家走的是从“0”到“1”的自行研发路径,我国对于机床的核心技术仍然未能掌握,后续技术研发的动力也明显不足。

后来我们更是在盲目追求产量,对技术发展开始忽视,产业发展受到了很大的影响。我记得1961年到1978年,国内一共生产的164万台机床,合格率仅有40,浪费了大量的资源。”

林三七这时候心里不得不对小个子伟人再次致以最高的敬意。

这位伟人几乎将整个国家的国民经济,工业生产,科技文化教育等等,都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王副总这时候一边走,一边亲自讲解着:

“后来我国的机床大爆发,一直要等到改开以后,在2009年我国机床产值和产量首次位居全球第一,直至2011年达到顶峰。

2011年的时候,我们奉天机床以180亿元营收登顶行业第一,这也代表着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