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穿越两个时代的医生 第199节(2 / 3)

和循环功能。

其次就是灌肠治疗,小孩肠梗阻首先应该促进粪便排出,以免刺激肠道,可选择灌肠治疗,疏通发生梗阻的肠道部位。

最后实在不行,那就只能手术了,划开肚子,划开肠子,把梗阻物取出来,再一层层缝合。”

林三七说完,回想了一下,应该没有遗漏的地方了,自己要是在考试的时候这么答,肯定是满分。

可问题这是西医的理论和治疗方案,会不会惹怒了现场众多的中医大夫们?

心虚的林三七再次偷偷瞄向了施老爷子、萧老爷子和韩老爷子。

萧老爷子气得吹胡子瞪眼,韩老爷子一个劲直翻白眼,只有施老爷子还是那似笑非笑的表情,让林三七看了瘆得慌。

“小子,肠结的诊断没有问题,说明你还是有医学基本功的,但你说的是西医一套,绝口不提中医如何如何,怎么,你是觉得中医对肠结治疗无效吗?”

围观中医院的职工们都用严历的眼神看向了林三七,仿佛在看一个叛徒。

林三七紧张地咽了咽口水,但他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来分析,的确不认为中医在肠梗阻上有什么作为。

你中医能开刀吗?能灌肠吗?能通气吗?

不过林三七知道自己不能这么说,说了就是傻x,以后要不要在中医院立足了?

“这个这个,我们中医那么伟大,肯定是有法子的。不过施师父,你也知道我家是伤寒专科,看的是发热中暑,对于中医外科还真没啥见解,呵呵呵~~~”

众人一听想想也是,中医也分专科的,一个看头痛脑热的来治肠结,说不懂也可以理解。

施老爷子呵呵一笑:“小滑头,既然你没见识,今天我们就让你看看中医到底行不行,不是只有西医才能治肠结,噢,你说的肠梗阻的。小宋,药房的小宋,宋炎夫在不在?”

“在在在!”

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男子从人群里跑了出来:“施大夫,您吩咐。”

“我也不写医嘱了,你自己记着,你马上准备两副药,第一副药,生白萝卜5斤,芒硝4两,猛火煎一刻钟,平均分成五份,立即取来。

第二副药,准备赭石粉二两;旋覆花三钱;生半夏、厚朴各一两;枳实、木香、沉香、甘草各三钱;鲜生姜一两;用文火煎两刻钟,再将姜汁一盅兑入药汤中。

另外,红参三钱,另煎兑入。我说得你可记得?”

宋炎夫连连点头:“施大夫放心吧,我都记住了。”

宋炎夫也是中医房的老人了,从小在药铺里做的学徒工,江湖人称“一把抓”,他抓药材不用称,他的手就是秤。

说完,宋炎夫就蹭蹭跑去煎药了,中医院分院虽然还没有开张,但药材已经全备好了,随时可以取用。

开完药方,施老爷子刚准备起身,林三七有点急:

“不是,老爷子,这5个孩子还疼着呢,等药来再发挥作用得多久呀,有没有其他方法让他们缓解一下?”

这时候韩老爷子腋下夹着一个木盒子走了过来:

“想止疼还不简单,闪开,瞧我的。”

韩老爷子打开木盒,取出里面的银针来,随意就往小孩的胃脘、气海、合谷三个穴位啪啪就是一人三针,动作行云流水,丝毫不费力气。

林三七还在发愣,韩老爷子已经收工了。

“不是,韩师父,这就好了?”

“好了呀,你问问他们现在还疼吗?”

林三七愕然,回头问道:“还疼吗?”

几个小孩马上露出欣喜来:“还难受,但不是那么疼了,谢谢爷爷。”

林三七由衷感慨道:“哇,这针灸神了。”

旁边一位中医院职工跟着感慨道:

“那是,韩老爷子家的太阴七十二针,那才叫真正的神奇呢,可惜现在老爷子很少出手了,如果能学几招,咱们也能成为名医啊。”

林三七眨眨眼,心想韩老爷子的针炙心得,以及那套陨石打造的针灸可都在他手上,是不是回去就去翻看翻看?

施老爷子这时候已经来到了潘晔身边,笑呵呵问道:

“小晔子,这个病人你诊断得怎么样了?”

“师父,我已经问过了,病人是进食葱油饼后半小时开始呕吐,最后发展成了重症呃逆,现在是声高息涌,面赤如妆,舌淡水滑,六脉沉细,痛苦不堪。

从脉象判断,病人平时已是劳倦内伤之体,肾元久虚于下,火不归位,致苦寒伤阳,中焦冰结,阻遏阳气,已有阳浮欲脱之象,我,我治不了了。”

说完,潘晔脸又红了起来,这次是为自己医术水平不行,没办法施救而感到惭愧。

林三七在旁边听得一愣一愣的,心想这之乎者也的,分开来每个字他都认识,但组合在一起他咋就不明白是什么意思?

施老爷子蹲下身来,给病人把脉诊断一番后,对潘晔赞许地点点头。

“小晔子不错,你的诊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