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462章(2 / 2)

竹蜻蜓被忠哥儿(万二兄的小儿子)抢去,宇哥儿去要,忠哥儿竟是对他说:‘小娘养的,就不给你。’

我心里苦啊。

芳娘,我心里苦。”

万三郎这么一说,芳娘一下子就想起了那天傍晚,万三郎抱着宇哥儿,宇哥儿手里拿着个竹蜻蜓回来的事儿了,芳娘记得自己当时自己还问宇哥儿:“怎的哭了?这脸上的泪痕也不擦擦,叫风吹了就该疼喽。”

“郎君!

你,你怎么想的你就说,我和孩子都跟着你,你去哪儿我们都跟着你。”

万三郎握住芳娘的手,这才缓了口气继续说:“我们必须离开万家,只有离开万家了,咱们才能抬起头做人来。

我自小看人眼色长大的,我的孩子不能再学我如此了,要不然我这支上的人,怕不是要世世代代都要给万家嫡房赔小心才能存活。”

而让万三郎最高兴的是,他说了要离开长安城,去往边城,到一个陌生的地方,重新开始的时候,芳娘和自己的胞妹,都没有反对不说,还满满的都是支持。

“我们是一家人,你去哪儿,我和孩子自是要跟着你一起去的。”

“兄长,这世上,我只有兄长一个亲人了,兄长去哪儿,慧娘就去哪儿。”

而此时此刻,万家东边最靠里的院子里,万大嫂正和万老夫人交代刚才芳娘来找她时同她说的话来。

“……阿娘,就是这般。

你瞧,这如何办的好?”

闭目躺在矮塌上,矮塌尾还有一个小丫头在给万老夫人捶打小腿肚。

“呵,”仍旧闭着眼睛的万老夫人发出这么一声儿,过了三四息后,才听万老夫人开口说话。

“既然想走,那就让他走。

终归是万家的种,那一成家资你去与三房商议,看是都折算成银两还是如何,让他们走!”

第606章 圣人心慈,怜爱女娘

万寿节过完,下过了几场雨,一场秋雨一场寒,这天可算是凉了下来。

天气虽然是寒凉了起来,但是长安城里各种话题造成的火热的氛围仍旧热烈如夏日那般,让人讨论的兴致不减。

从二十余日前,长安城的各个城门处,就总能看到蔓延宛若溪流般长的进城的商队,而出城的队伍也不算少,都是拖家带口的响应迁民去北边边城的。

且官家也是很负责任的了,竟是让主动报名迁民的人攒够了一拨儿,就安排了他们跟随一队禁卫军兵士往北而去。

如此,就算是保证了他们的安全,让他们更安全更快的度过前期这段儿日子来。

只不过,再是大胆,这拨儿人也不过千人而已,对于长安城里的百万人口来说,不过就是沧海一粟罢了。

但负责此事的郎官儿却是很看好此事,按着郎官儿说的:“人们都是趋利避害的,能够在此时主动应了去边城的人,怕是在这长安城里着实是生活的不如意,甚至是过得很差劲儿,才不得不铤而走险,去边城求一条生路来的。

但是人就有姻亲,就算是孤家寡人,也能有友人来。

只要他们这批人到了北地,安顿了下来,在当地立足后,待得明年他们的信儿送回了长安城里来,咱们啊,怕不是到时候会忙的脚不沾地儿了。

且,你们别忘了,长安城里就这般多的人,大唐各处若都有人迁移过去,那加在一起,也是不少人了。”

而今儿个街头巷尾除了仍旧在讨论着迁民北地的事儿之外,又有一件关乎人们生活的大事占据了众人的心神。

时隔近一月,关于当日太医署王署正在朝堂上提出的来自李三娘的报告里的“禁止近亲婚配”的事儿,以及后来徐敬真添砖加瓦所支持的李三娘报告之中说的“提高女娘婚嫁年龄”的事儿,在这日终于传了出来消息,也都纳入了律法之中。

张贴在京兆府门口的纸张,上头一字一句写得明白。

且,京兆府还找了各坊坊正给他们上课,让他们彻底明白这两条后,然后发了任务,让他们回去后,与坊中人好好说道说道。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