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可惜后期卷入党争。
林宪源被弹劾罢官,回了祖籍老家。
没几年便病逝了。
他曾经提出的一些治河理论,及实施了一半的方案工程自然也被搁置了。
而经太子一提,此人的治河之法被重新提了出来,其中还牵涉到一个人。
林鸿渐。
此人便是太子四年前刚入朝。
第一天去工部上值在衙署门口遇上的,因患了短视之症又没戴叆叇而摔了个大跟头被许尚书斥责的书吏。
说起此人。
其实当时太子便忆起此人是谁了。
毕竟叆叇于在时下是金贵物,不是谁患有短视症都有条件配这玩意儿的。
而在去工部上值之前,太子便将工部的大小官吏名册挨个儿看了一遍。
所以当时一看到林鸿渐戴叆叇,太子就知晓了此人是林宪源的孙子。
只不过当时太子刚到工部,在河道上插不上什么手,又另有要务缠身。
他便暂将此人搁着没管。
及至元隆帝下令让朝臣商议治河对策,太子才单独召见林鸿渐问了他有关其祖父及治河方面的一些事。
好巧不巧。
林鸿渐看似冒冒失失,在治河方面的才能与天赋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这般人太子自然要用。
不少朝臣对此持反对意见。
觉得太子过于草率。
竟想着把涉及国本,动辄几百万两银子的大工程交给这么一个不入流的书吏来做,简直是无稽之谈!
朝中为此掀起了一场热议,太子还遭弹劾了,说他识人不清,用人不善云云。
不过最后在支持派及元隆帝的强硬态度之下,此事到底是定下来了。
太子也因此被派了出去。
槛儿也跟出去了。
面上是太子这一去少说一年半载,日常起居当有人伺候,实际为何带人出去便只太子爷自己清楚了。
所以这一年,曜哥儿一直是裴皇后带着的,元隆帝也天天往坤和宫跑。
祖孙三人的感情倒是愈发深了。
“当然敢!”
曜哥儿挺了挺小胸脯,回答裴皇后的话。
“太祖爷马背上打天下,我大靖皇室子弟自也当身强力壮骁勇善战!
他们都说孙儿随了爹爹,是个练武的好苗子,爹爹自己就一身好功夫。
他不把功夫传给他儿子,难道要他儿子做一个手不能提肩不能挑的孬种?”
“他倒是敢,但也要问问皇祖父会不会允,问问骆氏列祖列宗准不准!”
裴皇后:“……”
从来都是她把别人堵得哑口无言,没想到风水轮流转,如今轮到她了。
关键还是这么小点点儿的人。
太子跟小良娣皆是稳重内敛之人,怎就生了这么个成精的小话痨呢?
第263章 曜哥儿:“娘怀着弟弟妹妹呢!”
裴皇后哪里知晓曜哥儿其实是上辈子被憋狠了。
早先活着时他被郑明芷养着,太子不苟言笑,郑明芷也总跟他讲规矩。
久而久之,曜哥儿小小年纪便沉稳如山。
后来他成了魂魄。
倒是渐渐恢复了孩童本性,可惜那几十年里没有人能听到他说话。
曜哥儿日渐学会了自己跟自己玩,遇上事了便自言自语,自问自答。
但等到夜深人静之时,他也会很难过,渴望父皇与娘亲能听到他说话。
如今愿望成真,曜哥儿便仿佛要把前世的话统统说出来给他们听似的。
如此一来就话多了。
倒也与太子早先所估“儿子长大了可能是个话痨”的想法对上了。
碧荧、碧烟、冯嬷嬷难得见自家主子语塞,都在一旁憋笑憋得辛苦。
裴皇后放弃了跟胖孙继续掰扯这个问题,牵着他带着人回了寝殿。
梳洗更衣完,宫人把早膳摆好。
曜哥儿一岁半便不需要奶娘怎么喂饭了,等到两岁他的小手能灵活用筷子后,就完全不用奶娘喂了。
只他现今身量比不得大人,膳桌对他来说太高了,小时候的餐椅又太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