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刻意暴露了自己。
毕竟这里是皇宫,没有足够的理由她准备的那些人证根本到不了御前。
可现在元隆帝却主动提出了让他们尽可拿出证据,他就是故意的!
故意挑衅她,激怒她,就好比是在跟她说:开始吧,朕看你能闹出个什么幺蛾子。
她之于他,便像是在看一个跳梁小丑!
如此,她若真照之前准备的理由引出那些人证,才更显得她落了下风!
魏嫔的脸青了红,红了青。
明明已经下定了决心,胸腔里却还是控制不住地蹿起一阵熊熊怒火。
于是,眼见在场之人一时半会儿似都拿不出什么章程时,魏嫔说话了。
“请陛下容禀。”
殿中为之安静。
魏嫔直视元隆帝所在的方向,高声道:“东宫之事关乎国本江山,妾身虽为后宅妇人却心系社稷苍生!
故而妾身斗胆僭越,于前日听闻流言后便命人找寻证据以正东宫清誉。
好巧不巧,竟真让妾身找到了。”
“现今能证实宋良娣曾给一傻子做过童养媳的相关人证就在京中,妾身恳请陛下传他们入宫上殿。”
“宋良娣贞洁与否,一问便知!”
第223章 二两银子买槛儿!“皇帝老爷万万岁……”
很显然,魏嫔豁出去了。
她一个嫔位的后宫妇人,娘家又已败落,哪来的那么大本事能在短短两天里就在宫外找到了人证?
这不就是明晃晃地在告诉大家,东宫的那些个流言里少不了她的手笔吗?
再结合睿王现今还被幽禁着,魏嫔此举简直就是把自己直接给架在了火上。
众人的表情顿时复杂起来。
魏嫔却是不想管那么多了。
横竖他瞧不上她,横竖他们已经走到了这一步,再装下去也没意思。
既然如此,那就不演了直接摊开了说吧。
反正这口恶气她出定了!
元隆帝察觉到了魏嫔的意图,笑了。
“就依魏嫔所言,传证人。”
陈月娥活了一辈子,做梦都没想过自己居然能进皇宫这样儿富贵的地方,去见皇帝老爷这样的大人物!
她现在感觉就像是踩在棉花上。
整个人都轻飘飘的。
其实这种感觉她最开始在今年二月底的时候就体会过一次了。
当时秋穗娘跑去她做活儿的地方找她,说是有人向他们打听槛儿的消息。
给了十两的银锭子。
娘耶,打听个消息就值十两银子。
啥家境啊。
她不吃不喝洗一年盘子也挣不到十两啊,于是陈月娥当即盘子都不洗了。
跟掌柜的请了假就往家跑。
本来还想着天底下哪有这么好的事,莫不是秋穗娘这小娘皮诓她的。
结果没想到那人竟真为了打听宋槛儿的消息给了她十两银锭子!
陈月娥当时捧着银子手都在抖。
宋槛儿她熟啊!
那不就是十年前她花了足足二两银子,给她家儿子买的个童养媳吗?!
嗐!
说起这事儿陈月娥早先也是悔得肠子都青了,那时候他们家住村子里。
说来也是赶巧。
那天她跟她婆婆去镇子上赶集。
回去的路上碰到一对年轻夫妻抱着个女娃,在打听附近哪家有买丫头片子的。
说他们是逃难来的,路上行李啥的被人给抢了,家里两个老的病得不轻。
下头几个小的又好几张嘴。
这一路的日子委实撑不下去了,不得已只能卖个丫头片子给二老找郎中。
刚巧那段时间陈月娥在寻思着给儿子买个童养媳,见状就跟那对夫妻说上了。
丫头片子生得真真是好,唇红齿白的,一张小脸儿嫩得跟水豆腐似的。
陈月娥可还从没见过哪个丫头片子这么好看呢,就是名字不太好。
槛儿,坎儿。
谁家给孩子取这么个名儿啊,宋槛儿,这不就把晦气往人家家里送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