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了秒杀--但没事,她只要抢个人头就能kpi达成强制断网了。
喝酒烂尾,差点被抓,以后不喝了
标题迷魂不招,原本雄鸡一声天下皆白。
但宿傩说这里没有白天--月黑风高魂魄迷离,无鸡报晓,太阳也不会来。一个目盲的人挥别了绚丽的世界,感官被剥除一大截,日居月诸皆不见,于是时间流逝也被一并剥夺了。
宿傩不说天亮,就好像月亮倒行,又回到中天。(低语)永夜啊--浮舟也猜到这是骗局,但没用。
不过招不得是被动的,而不招是浮舟主动的选择。虽说是往看似坏的地方走了,但那也是她在此情景下,长远考量的积极对策。通俗点就是顺完眼睛就跑路--
这里面也有我对死遁这个老梗的一点思考啦。
死遁本质是一种矛盾反差:a以为bgg了,也许很悲伤,然而b实际上是在拥抱了更好的未来。然后后面又来见面咯。信息差让a恼羞成怒,他又很强,所以怎么怎么样……幽默又快乐。
但更深一层想,死亡哪有不悲伤。就算新生比旧的好,这也是一段割舍。
所以在这个a为b悲伤之前,b在决定告别这段过往的时候,自己要先进行一番切割。在浮舟选择迷魂不招的时候,她想到了(她以为)还虎视眈眈的万,想要窃玉偷香的流氓宿傩,对宿傩忠心耿耿的里梅,还有群狼环伺中的自己。
算了算了,不如归去。微我无酒,以敖以游。
况是青春日将暮。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了啊。
到这里也就差不多明白了,浮舟的塑造锈湖part是参考了李贺李商隐诗篇。
当年看《东方故事集》,惊叹尤瑟纳尔女士少年时,明明从未来过东方,却写出了这本书,其中源氏物语的《暮年之恋》果然是一股子源氏物语的味道。但里头源氏咆哮、又哀苦,又是一一细数自己的女人,又有点隔层玻璃看的遮挡感。
但不管怎么说,这是一部很好的作品,也让我觉得西方和东方的审美就算在古早的时候,也是能融合的。
然后之前在网上看到一篇帖子,说是锈湖的风格让博主想到张岱。因为他的小品文有种浮生一梦,梦里美好,醒时悲伤的感觉。(大概是这个意思)
张岱的经历是年少时爱美女少年,美食烟火,现在国破家亡,布衣蔬食,回首似隔世。也就是说环境不好,家里遭遇变故,日子差,再看到以前写的日记,哎呀,夜深忽梦少年事。
但我觉得张岱写东西比较写实,混杂着淡淡的诙谐,缺了一点朋克和魔幻现实的感觉。(没有认真学习过张岱,只看过比较有名的几篇,和一些文学批评,未必完全准确)而锈湖里不管是青蛙奏乐,人身动物头,还是六道轮回啦,炼金术长生啦,塔罗牌啦,都少不了这种离奇的色彩。加上锈湖悲剧是从头到尾,即在他们最快乐的时候,也悲伤。
它们相像,是因为世界上的悲剧有着共同的本质--把美好的东西摧毁。劳碌半生一场空,红楼梦,琵琶女,南柯梦,包括锈湖,讲述的都是这样的轮转的悲剧。其中有爱,有欲望,也有贪婪,但最后都一样。
在网上也有看到甄嬛传锈湖的联动,们锈湖真的是热度和脑洞丰富完全不符呢--
而选择两位诗人,一方面是因为我个人很喜欢,主观能动性到位,学习和写作都积极。二是细想来以为贴切。他们也都悲伤,安史之乱后中兴了三次,最后唐朝还是无了。生活在那样捉摸不定但又必然消亡的时代里,就宛如被湖水所包裹的悲剧。即便在最快乐的时候,也笼罩在不幸的哀愁里。
两人生在安史之乱后中不溜求的位置,都有才气,然而大环境不好:一个被举报了考公资格初审不通过,一个考上以后得罪了□□。最后早死的早死,忧愁的忧愁。好像凡人的挣扎在世道里毫无用处。
不过看他们的诗歌,还能感受到曾经不平的心绪,曾经的拼搏,眼泪啦,憎怨啦,都跨越了时代,以直观的方式呈现在21世纪的我们眼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