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方式上给她出出主意。
十几个人七嘴八舌地说着,不外乎都是一些民间技艺,什么胸口碎大石,什么投壶,什么舞狮,等等。
沈乐妮一一想了想,否定了这些。
这些方式固然是现下普通大众喜闻乐见的娱乐放松表演和方式,但是既然是放在校场里,那还是得要一些有教育意义的才行。
叽叽喳喳的声音中,罗娣发表意见道:“不如,请个戏班子如何?”
沈乐妮想了下,倏而眼睛一亮。
军营中的将士很难有机会看戏,毕竟要紧着训练,这倒不失为一个既能放松又能起到教育的好方法。
另外,她早就在想,要如何教育将士们,潜移默化地让将士们改变对女子的刻板观念和偏见。这下她可以请个戏班子,然后她让戏班子把历史上那些女巾帼的故事唱给将士们听。
说干就干,沈乐妮当晚就开始写女巾帼的故事,然后吩咐了李知琴出校场,去民间找一支戏班子。
沈乐妮将戏班子安排进了校场,然后把自己写出来的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讲给了他们听,让他们以此排练出戏,在两日后于大广场上表演给了众将士看。
花木兰的故事,得到了绝大多数将士们的称赞叫好。
此后的时间,沈乐妮也隔一段时间就请戏班子进校场演出不同的英雄的故事,每次也不是白白听戏的,沈乐妮会在开戏前告诉将士们,她之后的几日里会随机抽问任何人一些问题,关于这场戏的内容,包括讲的什么故事,传达出了什么思想,以及个人感想等等。
要是能回答出来,一个问题就奖励五个钱,要是答不上来或者回答错误,就罚五个俯卧撑。
将士们:……我就知道不会这么简单。
不过有钱作为奖励嘛,将士们还是很乐意记一记的。
于是在这种百试百灵的奖惩方式下,许多将士都记住了这些故事内容,也明白了它们所要传达出的东西。
在军训进入到倒数第二个月的时候,火药院终于传来了炸炉的消息。
沈乐妮甫一收到消息,便火急火燎地赶去了研究院。
消息上称丹炉炸了的声音还挺大的,隔壁的院子都听见了动静,有人吓得还以为地动了,最靠近丹炉的那个方士被炸伤了手臂,但幸好人没事。
沈乐妮赶到火药院时,就见诺大的专门用来试验的空地上,某一处角落,满地都是丹炉的碎片,那个受伤的方士已经包扎好了伤口,正在和另外六个方士立在碎了的丹炉边激烈讨论着。
见沈乐妮前来,七个人这才停下来,齐齐朝着沈乐妮拱手行礼。
沈乐妮颔首,看向受伤了的那人,问道:“是你配出的方子?”
此人名叫秦闫,闻言他点头回道:“回大人,是小人。”
“手如何?可瞧过大夫了?”沈乐妮没着急问具体情况,先关切道。
秦闫点头道:“小伤罢了,不妨事。”
见他精神尚好,确实没有事的样子,才看向一地的碎片。
沈乐妮咂舌。
乖乖,这威力,可以,太可以了!
沈乐妮接过其他人手里拿着的竹卷,将其翻开看了一下。上面记录着此次试验的所有事情,包括用了什么东西,分别的用量是多少,以及各个时间段丹炉内的变化,等等。
看完后,她将竹卷卷起来递还给秦闫,嘱咐七人道:“就按照此次的配方进行试验,务必要准确把握配方,然后试验出不同用量的炸炉威力。每一次都要详细记录清楚。然后,能熟练把握炸炉用量后,便继续研究放在什么情况下可以炸响,比如地洞这样的密闭空间是否也可以炸响。或者将其放在一个像珠子一样的圆球里,怎么样可以使圆球和配方同时爆炸,或者可以控制装着配方的圆球在什么情况下爆炸。”
沈乐妮一边说,有人便一边记录着她的问题和要求。
说完以后,沈乐妮道:“以后,你们的任务便是这些,缺什么都可以跟我说。但务必记住,试验时千万要小心自己的安全,离丹炉远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