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须给的,印数稿酬却是视作品的销量成绩结算的。
有的作品出版后销量不佳,除了首印的印数稿酬之外,作家一分钱印数稿酬也捞不着。
若是作品卖的好,作家能拿到印数稿酬,出版社赚的更多,林朝阳的要求相当于是与出版社风险共担。
“酌情?”卫君怡挑出林朝阳话里的字眼。
“万册6。”林朝阳说出了一个数字。
“不可能!6太多了。”卫君怡斩钉截铁的说道。
根据现今的稿酬规定,印数稿酬以基础稿酬为基础,每万册计2稿酬,林朝阳提出的数字相当于是在现有的标准上提高了200。
“您说我要的多,难道不是因为我的作品销量好吗?难道社里不赚钱吗?”
林朝阳的话让卫君怡陷入了沉默。
“在创作上,作家是作品的灵魂人物这不假。但在图书出版行业里,一部图书从策划到出版,编审译校、印刷装帧、运输上架……每一道工序都是有成本的。”
“您说的我都明白。可出版社给我们作家的稿酬并不是以成本来算的,而是以基础稿酬来算的对吧?
我小说卖得再好,计算的标准也是以基础稿酬来算,怎么算出版社也不吃亏。”
林朝阳据理力争的态度让卫君怡感到头疼,她早就听说了这个青年作家对于稿费相当看重,只是没想到会这么难缠。
千字12块的稿费不满意,居然要涨印数稿酬,而且不是一点半点,而是直接在原有的基础上上涨了200。
“你的要求太高了,最多3。”
林朝阳苦笑道:“我磨了半天嘴皮子,您就给我涨百分之一,那我还不如要千字十二块了呢。”
“这样,咱们各退一步,5。我小说卖上一百万册,也就多付个几千块钱稿费。你们出版社赚的可是几十万。”
“胡说八道。真卖一百万册,我们出版社也就能收入几万块而已。”
“您老骗我可以,别把自己给骗了。”
林朝阳说了一句俏皮话,然后被卫君怡瞪了一眼。
沉默了半天,卫君怡终于说道:“好!5的条件我可以答应你。”
林朝阳听到这话脸上露出胜利者的笑容。
这时卫君怡却又说道:“不过你也得答应我一个条件。”
第242章 同行是冤家
“什么条件?”林朝阳问。
“万册5的印数稿酬得是作品销量超过80万册之后才行。”卫君怡说道。
80万册?老太太你太狠了吧?
林朝阳的眼中闪过不满,“您这要求也太苛刻了。您扪心自问,你们人文社一年能有几部作品卖过80万册的?”
“我们人文社也没有要万册5的印数稿酬的啊,你不是说你小说销量高吗?”
回旋镖正中眉心,让林朝阳无言以对。
“那基础稿酬你得给我提到千字12块。”林朝阳越想越觉得吃亏,又提出了条件。
“行。”卫君怡一改刚才的不情不愿,痛快答应道。
“我……”
林朝阳没想到卫君怡答应的这么痛快,一看就是心中早有定计,他狐疑的左思右想,自己是不是有什么疏漏的地方?
“咱们先说清楚。我说的是超过80万册后所有的销量都按照万册5计算印数稿酬,可不是超过部分按照5计算印数稿酬。”
林朝阳想了半天,最后强调道。
卫君怡眼神不屑的看了他一眼,“我们国字头的出版社能跟你玩这种文字游戏?”
“没见你们多大方。”
林朝阳自言自语了一句,引来卫君怡的横眼。
“既然来了,就把合同签了吧。”卫君怡说。
条件都谈好了,林朝阳也不再纠结,爽快的当场签了出版合同。
等出了人文社,他不由得仰天感叹。
为了这点稿费费了半天劲,实在太难了。
还是后世好啊,作家直接拿版税,人家的基数可不是基础稿酬,而是结结实实的码洋。
只要作品畅销,一部作品就能够实现财富自由。
哪像他现在啊,费了半天唾沫星子,无非是多赚几千块钱。
林朝阳心里在心里自我安慰,毕竟如今就这环境,他拿的好歹比别的作家多多了,等以后有合适的时机再想办法提高提高稿费吧。
等回到家里,林朝阳见家里阳台上站了个陌生的背影,低声问陶玉书:“来客人了?”
陶玉书给他使个了眼色,林朝阳却没看明白是什么意思。
还没等他再问,那背影转过头来。
“姐夫,是我啊!”
陶玉墨原本披肩的长发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头短短的卷发,密密麻麻的。
她笑盈盈的望着林朝阳,问:“好看不?”
林朝阳没回答她的问题,转头问陶玉书,“狮子狗成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