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更别提《高山下的花环》这部风靡全国的作品,小说的总销量已经突破了400万册大关。
与这几部作品比起来,《赖子的夏天》50万份的销量逊色了不少。
如果单纯以文学界评价和读者口碑来说,《赖子的夏天》不逊于这其中任何一部作品,甚至是更加出色。
作为开创了“中国式意识流文学”概念的翘楚之作,《赖子的夏天》在当代文学史上的地位已经逐渐被文学界所公认。
但问题在于,意识流文学相比一般的现实题材的小说天生就拥有一定的阅读门槛,当初发表的时候热潮滚滚,读者们云集景从,还看不出什么。
等到小说出版后,需要以区别于杂志阅读的精力和金钱来支持这部小说时,阅读门槛的局限性就体现出来了。
“《小鞋子》和《父母爱情》卖的也不少。”林朝阳又说了一句。
祝昌盛看着他的眼神,联想到林朝阳一贯的风格,心中有所领悟。
“小说出版的稿费……”只说了几个字,祝昌盛便观察到林朝阳的眼神在闪动,看来他猜的没错。
“稿费这一块,你那边有什么想法?”祝昌盛问。
林朝阳心中失望,还非得让我亲口说,不厚道。
“我觉得稿费还可以适当的提一提。”
“还提啊?都顶格了。”
“规定是规定,人家出版局又没说只能给这么多。”林朝阳辩白道。
见林朝阳态度坚定,祝昌盛脸色愁苦,“这事我做不了主啊!”
“那伱回去跟领导商量商量。我的小说卖的这么好,多给点稿费不过分吧?”
林朝阳的小说一向受欢迎,这也是他敢于提出涨稿费的原因,就算人文社不同意这个要求,林朝阳也不愁没有出版社愿意出他的小说。
这样想着,祝昌盛无奈的点了点头,“那我回去问问领导。”
林朝阳调侃道:“你别这么愁眉苦脸的,搞的好像是我拿你的工资涨稿费一样。”
聊完了正事,祝昌盛打算告辞,林朝阳却拉着他留在家里吃饭。
那边章德宁见他跟祝昌盛说完了话,才走了过来,“朝阳,有个好消息要告诉你!”
“什么好消息?”
“茅盾文学奖要评奖了,我们编辑部打算把你的《棋圣》报上去。”章德宁雀跃的说道。
“哦。”林朝阳点点头,反应平淡。
“你‘哦’是什么意思?”章德宁看着他的反应,感觉是被人当头泼了一盆凉水。
“就是知道了的意思。”
章德宁瞪了他一眼,“这可是国内第一个长篇小说的评选,而且还是以茅盾先生命名的奖项,你就不激动?”
“这奖项都传半年了,谁不知道。”
第239章 文物收购点
1981年3月,文协首领茅盾先生重病,他在病床上做了一个决定。
3月14日,在他口述、其子韦韬笔录下,茅盾先给zy写了一封请求在他去世后追认为dy的信,之后又口述了一封给文协sj处的信。
“亲爱的同志们,为了繁荣长篇小说的创作,我将我的稿费25万元捐献给作协,作为设立一个长篇小说文艺奖金的基金,以奖励每年最优秀的长篇小说。我自知病将不起,我衷心地祝愿我国社会主义文学事业繁荣昌盛。”
两周后的3月27日,茅盾先生去世,享年85岁。
4月24日,文协召开首领团会议,会上决定推举巴金先生为新任中国文协首领,同时决定成立茅盾文学奖金委员会。
过去的半年时间里,文协一直在按照茅盾先生的遗愿在筹备奖项,关于奖项的各种消息早已传遍了中国文坛。
“我是说你的小说要报送评选。”
林朝阳眼神怪异的看着她,“我那么多部小说,入围一部不是很正常吗?”
他的语气平和,却让章德宁有一种捶他一顿的冲动,可仔细一想,林朝阳说的好像也没错。
茅盾文学奖规定的评选范围是从1977年到1981年发表的超过10万字的长篇小说。
以这个标准来衡量的话,《父母爱情》《赖子的夏天》《梵高之死》《棋圣》……不数不知道,一数吓一跳,林朝阳他竟然有四部小说符合要求。
当然了,这些小说肯定是首先要经过各地文协、杂志社、出版社的筛选才能报送的。
可以林朝阳这几部小说的质量和影响力来说,几乎可以肯定都能达到报送的标准和要求。
章德宁并不知道后世有个词叫作凡尔赛,通常就是用来形容此时林朝阳的状态的。
她强忍着吐槽林朝阳几句的心理,将脸转向了祝昌盛,“老祝,你们人文社那边不准备给他的小说报送一下?”
“唔……这个社里应该有安排吧。这几年我们社里出的长篇不少,得筛选一下才行。”
自五十年代以来,人文社一直被国内的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