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清代后妃杂识(出书版) 第71节(4 / 5)

,第408页。

2《呈为宫分数目清单》,咸丰八年十二月十三日,档案号:05-0798-085,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

3《奏为景仁宫交出女子因病情形事》,同治三年四月初七日,档案号:05-0823-055,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

4《奏为敬事房交出寿三所长春宫因病女子各一名分别在璷嫔慈禧皇太后位下当差素无过失令家属领去事》,同治十三年七月十六日,档案号:05-0877-060,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

5陈可冀主编:《清宫医案研究》,第3册 ,第1163—1181页。

6《为璷妃溘逝著派乾清宫总管禹禄等在金棺前穿孝所有应行预备一切事宜著照贵妃例预备事》,光绪二十一年四月二十一日,档案号:05-13-002-000312-0116,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

7《为璷妃金棺漆饰及绘画金龙业已完竣转行钦天监选择吉期缮写西番字转传喇嘛前往并先期知照工部事致内务府》,光绪二十一年九月十四日,档案号:05-13-002-000313-0101,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

五、璹嫔

[简介]

文宗璹嫔,正白旗满洲叶赫纳喇氏,员外郎桂祥之女。道光二十年二月二十四日子时生。在咸丰五年二月参加八旗选秀,被指定为贵人,于同年入宫,享受嫔级待遇。咸丰六年十一月初十日,改为璹贵人。咸丰七年十一月十二日,因故被降为常在待遇。咸丰八年二月初四日,恢复贵人待遇。咸丰十一年七月,文宗崩逝,穆宗即位,尊封为璹嫔。同治十三年三月二十四日薨,年三十五岁。光绪元年三月十二日,奉安定陵妃园寝。

[家族背景]

文宗璹嫔出身叶赫国主系叶赫纳喇氏(星恳达尔汉系叶赫纳喇氏),孝慈高皇后、太祖侧妃、太宗侧妃、高宗舒妃均出自这个系,其家世可以参考她们各条。叶赫国主系叶赫纳喇氏(星恳达尔汉系叶赫纳喇氏)谱系十分庞大,孝慈高皇后、太祖侧妃、圣祖惠妃、高宗舒妃均出于褚孔格第二子台坦柱一脉,而璹嫔则与太宗侧妃同出自褚孔格第三子尼雅尼雅喀一脉。太宗侧妃的祖父雅林布是尼雅尼雅喀的第三子,而璹嫔的祖先是尼雅尼雅喀的第四子雅巴兰。从这个角度而言,虽然璹嫔与孝慈高皇后、太祖侧妃、太宗侧妃、圣祖惠妃、高宗舒妃等均出自一祖,但是血缘关系已经相当遥远。

璹嫔的祖先虽然是叶赫国主的旁系血亲,但是在入旗之后只是旗内的兵丁阶级,无官无职。到了康雍两朝才开始入仕,大多为中下级官员。直到璹嫔的高祖父松龄仕至道员,才跻身中上级官员阶级,发展了门第。

松龄生有三子,第一子那昌阿仕至知州,其子名为书绅,是道光六年的进士。书绅的两个儿子都是举人,形成了科举世家的门第。松龄第二子那清安更不一般,他是嘉庆十年的进士,仕至兵部尚书,得谥恭勤。那清安生有二子,第一子全志仕至员外郎,第二子全庆是道光九年的进士,仕至体仁阁大学士、刑部尚书,入贤良祠,得谥文恪。那清安和全庆这对父子是道咸同三朝的名臣,这也使得其一族得以跻身一等世家之列。

璹嫔是那清安的曾孙女,全志的孙女。父亲名为桂祥,是全志的独子,生于嘉庆二十一年,为道光二十三年举人,仕至主事。桂祥的嫡妻是舒舒觉罗氏,但是这位舒舒觉罗氏是否璹嫔的生母则不得而知。桂祥生有三子和至少三女,璹嫔是已知的三位女儿里年纪最大的。两位妹妹中一位是咸丰八年的秀女,入宫为玉嫔;另一位则嫁给内务府世家完颜氏盛京将军崇实之子员外郎华毓为妻。1

[入宫背景]

已知璹嫔是在咸丰五年二月参加八旗选秀,也就是在咸丰朝第二届选秀中被选中,被指定为璹贵人入宫的。关于咸丰五年咸丰朝第二届秀女的情况,可以参考璷妃条。璹嫔与璷妃是同一届的秀女,情况比较相似。

[宫廷生活]

璹嫔入宫之后,大约住在景仁宫,2并且可能一直到文宗崩逝均住在景仁宫。当时景仁宫的首领主位是婉嫔,也就是后来的婉贵妃。咸丰六年十一月初十日,“奉朱笔一件:贵人着改为璹贵人,钦此。”3于是改号为“璹”。

在咸丰五年璹嫔和璷妃刚入宫的时候,根据当年十二月的宫分档案显示,当时宫内有、容、璷三位贵人,排序以贵人居首,璷居末,而且贵人当时享受了与懿嫔(孝钦显皇后)、婉嫔(婉贵妃)两位嫔位一样的“表里三十匹”的宫分待遇,而璷贵人则只享受普通的贵人待遇,4这证明了璹嫔初入宫的时候比较受到文宗的重视。而后续的发展则恰恰相反,璷妃后来被加以嫔衔,享受嫔位待遇,璹嫔则被降回贵人待遇,并且曾经在贵人位分时因故只享受常在待遇。咸丰七年十一月十二日,“总管陈鹳等奉旨:璹贵人吃食分例煤炭蜡烛,俱自今日起照常在例得给。钦此”。5到了第二年二月初四日,则恢复了她贵人的待遇。6这表明璹嫔当时可能犯了一些小错误,所

————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