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清代后妃杂识(出书版) 第68节(3 / 5)

年间被选入宫为官女子。于道光十一年二月初八日封为曼常在。道光十三年前后,降为刘答应。道光十五年二月十四日,降为官女子。道光二十二年六月十二日酉时薨,未葬入皇陵。

[家族背景]

在学者对宣宗后宫所进行的整理之中,“曼常在”和“刘官女子”一般是作为两位不同的后宫主位出现的。“曼常在”获封在道光十一年二月初八日,在道光十三年之后则无记载。“刘官女子”在档案里出现的时期为道光十三年至道光二十年。虽然有学者当年已经怀疑她们很可能是同一位人物,但是限于资料不足,所以并未能形成结论。

目前根据档案,在道光十一年二月,曼常在被封为主位之后,有一名为官明的官员递上了谢恩折,其中提及,“官明之女本月初八日奉旨封为曼常在”,而这位官明为“前任二等侍卫”1,另外因为其谢恩折是通过内务府系统呈递的,所以初步推测官明为内务府包衣出身。其后,以此信息查询内务府户口档案,发现官明不仅确系内务府包衣旗籍,而且确实姓刘,其女即刘官女子,也就是曼常在。

根据内务府户口档案记录,曼常在出身沈阳刘氏,其入旗的始祖名为刘思舜,在清初被编入包衣旗籍,是正白旗包衣旗鼓佐领下人。刘思舜入旗之后,其子刘天宠曾任游击,曾孙刘嗣兴曾任内务府司库。刘嗣兴之子名为七十八,是武举人。七十八之子名为阿克当阿,号厚花,由内务府笔帖式出仕,在嘉道时期曾任内务府大臣兼兵部左侍郎,于道光初年去世。这位阿克当阿即是曼常在的祖父2。阿克当阿生有六子,第一子名为官明,即为曼常在之父,曾任二等侍卫,娶妻傅氏。官明在道光二十一年十月初十日病故,而傅氏则在道光二十六年五月病故。官明生有一子二女,独子名为多福,生于嘉庆八年。二女中,第一女即曼常在,第二女则生于道光二年,曾在道光二

————————

1《封女为曼常在谢恩事呈文》,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故宫博物院编:《清宫内务府奏销档》,第208册 ,第199、200页。

2谨按,根据户口册的记载,阿克当阿应为官明之叔伯父。但是阿克当阿曾在嘉庆十一年因官明获赏蓝翎侍卫具折谢恩,其折中称官明为己之长子,故而此处仍将官明作为阿克当阿之子。另一方面,不排除官明原为阿克当阿胞兄弟之子,因故过继与阿克当阿为嗣。

十年参选内务府秀女被撂牌子。1除官明之外,阿克当阿另有子松泰、松安、松龄、松寿、松祝,均为内务府中级官员。从整体来看,曼常在出身内务府高级官员之家,属于内务府的新贵家庭。

[入宫背景]

曼常在出身正白旗包衣,是旗鼓佐领下人,所以应该是在道光十一年之前通过挑选内务府秀女被选为官女子入宫,并在道光十一年二月获得恩宠,从而被封为常在。

[宫廷生活]

在确认了曼常在与刘答应是同一人物之后,曼常在的履历也逐渐丰满。她在道光十一年之前通过挑选内务府秀女被选为官女子入宫,在道光十一年二月获得恩宠被封为曼常在。道光十二年十一月的宫分档案里,她尚以曼常在的身份出现。2而在道光十三年十一月的宫分档案里,她已经被降为刘答应。3到了道光十五年二月十四日,总管郝进喜等传旨:“奉旨,刘答应著降为官女子。钦此。”1她又被降为身份最低的官女子。之后她一直以“刘官女子”的身份出现在宫分记录里,直到道光二十二年六月十三日,档案内记载,“刘官女子于本月十二日酉时逝了”5。因为她薨逝时连最低的答应位分都没有,所以她与作为睦官女子薨逝的睦答应一样并没有葬入皇陵。但是,睦官女子在入葬六道口几年后,宣宗恢复了她答应的名号,也因此得以葬入慕东陵,曼常在则没能得到这种待遇,依然没有葬入皇陵。

关于曼常在为什么被数次降位,已知的档案均未提及。只有道光十五年二月十五日,也就是曼常在从刘答应被降为刘官女子的第二天,宣宗下达了一份朱谕,其中说:“朕因刘宫女子一事,甚怪皇后奏迟,昨晚当面将皇后

——————————

1此段刘氏谱系,整理自《八旗满洲氏族通谱》卷76。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清代谱牒档案(缩微胶卷)》a1-a37。

2《呈报恭进皇太后等缎匹等清单》,道光十二年,档案号:05-0669-044,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

3《呈皇太后皇贵妃等宫分缎匹数目清单》,道光十三年十一月初六日,档案号:05-0674-073,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

4《为奉旨刘答应著降为官女子每日所食吃食份例照官女子例得给事》,道光十五年二月十四日,档案号:05-13-002-000646-0027,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

5《为刘官女子逝世止退其每月所食吃食分例等项事》,道光二十二年六月十三日,档案号:05-13-002-000673-0165,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