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在山西本籍,即闻得有此事。人家都说,皇上在江南要立一个妃子,纳皇后不依,因此挺触,将头发剪去。这个话说的人很多。”2可见当时说法混乱之一斑。
有学者认为,高宗称继皇后“疯了”,是一种故意为之的托词。目前,对于继皇后是否真的患有精神问题,尚不得而知。但是在清代档案之中,无论是清代皇族还是旗人世家,抑或是普通官员兵丁、内省汉民,均常有“患疯疾”的记录。在旧时代,由于生活压力较大,人们的知识水平又十分有限,故而遇到事情刺激,偶尔便会引发疯疾。清代宫廷生活本身就比较肃穆、压
————————————
1[朝鲜]洪大容:《湛轩书外集燕记》卷8,刻本,第22页a,韩国古典翻译院在线古籍。
2《严譄私拟奏折请立正宫案》,原北平故宫博物院文献馆编:《清代历史资料丛刊——清代文字狱档》,上海:上海书店,1986年,第3辑,第263—287页。
抑,若说继皇后是因为长期积累的压力而引发疯疾,并非无有可能。
[崩逝与身后事]
如前文所引高宗谕旨内提到的,继皇后被送回京城之后,被关在翊坤宫的后殿内,只留下十名太监和两名宫女伺候,不许外出。其属下的他坦被撤掉,生活上的物质待遇也随之下降。同年五月十四日,高宗令人将继皇后所拥有的四份册宝全部收回销毁。按照清代的惯例,皇太后、皇后、皇贵妃的册宝一般均保存在体仁阁内,将继皇后的妃、贵妃、皇贵妃、皇后册宝全部收回销毁,其实已经表现出高宗当时不准备将继皇后作为后宫高级主位,特别作为皇后的身份流传后世的想法。
乾隆三十一年七月十五日,总管内务府大臣等呈递奏折给正在承德避暑的高宗,折子内称:“皇后于本月十四日未时逝了。”1知悉此事之后,高宗下旨道:“(皇后)经今一载余,病势日剧,遂尔奄逝。此实皇后福分浅薄,不能仰承圣母慈眷,长受朕恩礼所致。若论其行事乖违,即予以废黜,亦理所当然。朕仍存其名号,已为格外优容。但饰终典礼,不便复循孝贤皇后大事办理,所有丧仪,止可照皇贵妃例行,交内务府大臣承办。”2根据档案,继皇后的丧事一共“成造金棺一分,领取杉木见方尺五十九尺七寸二分五厘……漆饰金棺二次刷黄一遍……金棺套一个用官用妆缎……座罩一分用官用黄云缎……金黄缎轿刷一分……金黄绫轿刷一分……金黄缎车刷一分”。3根据清代典制:“皇贵妃金棺,以柏木为之,漆三十五次,金棺套用明黄行龙妆缎。贵妃金棺,以杉木为之,漆十有五次,金棺套用香色妆龙缎。妃金棺,以杉木为之,漆十有五次,金棺套用金黄龙缎。嫔金棺,以杉木为之,漆十有五次,金棺套用金黄云缎。”4由此可知,继皇后的丧仪实际并非按照皇贵妃的标准进行,除上漆次数被大大削减之外,皇贵妃可用的明黄色亦被剥夺,只与贵妃、妃同级。不仅如此,继皇后的奉安之处亦十分特殊,根据《陵寝事
——————————
1《奏为皇后寿终一切事宜臣等商办事折》,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故宫博物院编:《清宫内务府奏销档》,第78册 ,第345—356页。
2《高宗纯皇帝实录》卷764,乾隆三十一年七月癸未条,《清实录》,第18册 ,第396页。
3《奏为皇后寿终一切事宜臣等商办事折》,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故宫博物院编:《清宫内务府奏销档》,第78册 ,第345—356页。
4《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光绪朝)》卷1189,《续修四库全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814册 ,第449—453页。
宜易知》,她在乾隆三十一年九月二十八日被葬入裕陵妃园寝,没有单独开辟葬位,而是被放进纯惠皇贵妃的地宫内,亦没有和裕陵妃园寝的其他皇贵妃、贵妃、妃位一样受到供奉祭祀。
对于继皇后之事,高宗在相当一段时间内,似乎颇不想提及,其对继皇后所做的处理方法,亦是标准的“冷处理”,目的就是想要淡化继皇后的存在感,而一些臣子非要议论此事,也难免受到高宗的严惩,其中以觉罗阿永阿最为知名。据《啸亭杂录》记载:“觉罗少司寇阿永阿,以笔帖式起家,任刑部侍郎。……纳兰皇后以病废,公欲力谏,以有老亲在堂难之。其母识其意,喟然曰:‘汝为天家贵胄,今欲进谏当宁,乃以亲老之故以违汝忠蒽之志耶。可舍我以伸其志也。’公涕泣从命,因置酒别母,侃然上疏。纯皇帝大怒曰:‘阿某宗戚近臣,乃敢蹈汉人恶习,以博一己之名耶?”特召九卿谕之。陈文恭公曰:‘此若于臣宅室中,亦无可奈何事。’托冢宰庸曰:‘帝后即臣等之父母,父母失和,为人子者何忍于其中辨是非也。’钱司寇汝诚曰:‘阿永阿有母在堂,尽忠不能尽孝也。’上斥之曰:‘钱陈群老病居家,汝为独子,何不归家尽孝也?”钱叩谢。上乃戍公于黑龙江,命钱司寇归终养焉。逾年,后既崩,御史李玉鸣复上书请行三年丧礼,亦戍于伊犁。二公先后卒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