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女子于何处预备事》,乾隆五年二月初一日,档案号:05-0035-026,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
3《奏为引看记名女子事》,乾隆六年二月初三日,档案号:05-0042-018,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
4《奏报引看三旗女子事》,乾隆七年元月初六日,档案号:05-0047-029,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
时认为宫女的数量已敷使用,便将挑选暂停。
如果在挑选内务府秀女时被选中,秀女即要准备入宫服役,充当“宫女”。雍正七年(1729年)时,朝廷特地规定:“嗣后凡挑选使令女子,在皇后、妃、嫔、贵入宫内者,官员世家之女尚可挑入。如遇贵人以下挑选女子,不可挑入官员世家之女。若系拜唐阿、校尉、护军及披甲闲散人等之女,均可挑入。”1希望从制度上杜绝“以贵侍贱”的现象。乾隆七年时,又增加规定:“嗣后凡挑选内务府女子,如有妃、嫔、贵人等姊妹及亲兄弟之女选入使女者,尔总管查奏。”2以杜绝“近亲相侍”的现象。
宫女在宫中服役之年限,根据康熙十六年规定:“凡宫女年三十以上者,遣出令其父母择配,续选年幼女子充补。”3雍正元年时,将此出宫年龄改为“二十五岁”4。清代宫女在宫内的工作是临时服役的性质,这是清代宫女与明代宫女根本性的不同。在清代宫女达到年纪,准备结束服役离开宫廷的时候,个别皇帝还会热心地为她们指婚,其所指对象大多为朝廷中下级官员。同时,也有极个别的宫女,在宫内侍奉时被皇帝垂青,得到临幸,便会得到位分成为后宫主位。如道光十四年十二月,宣宗道光帝下达上谕:“钟粹宫官女子一名,系正黄旗荣昌佐领下养育兵保儿之女三妞,著封为佳常在。”5即后来的佳贵妃郭佳氏。
晚清时,挑选内务府秀女又发展出两种特殊的趋势。
其一,咸丰朝时,似乎有内务府秀女在参加挑选的过程中,被直接指定为后宫主位。咸丰元年(1851年)二月十八日:“奉旨:原任尚书奎照之女索绰罗氏,著封为婉常在。钦此。”6这位婉常在即是后来的婉贵妃,出身正白旗包衣管领下人,其家族是当时八旗著名的科举世家之一。有学者认为,婉贵妃是在咸丰元年的内务府选秀中直接被指定为婉常在,是清晚期内务府
————————
1《国朝宫史》卷3,上册,第29页。
2《国朝宫史》卷4,上册,第44页。
3光绪朝《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卷1218,《续修四库全书》,第814册 ,第720页。
4光绪朝《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卷1218,《续修四库全书》,第814册 ,第720页。
5《为钟粹宫官女子三妞奉旨封为佳常在其每日现食吃食止退事》,道光十四年十二月十七日,档案号:05-13-002-000644-0092,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
6《为原任尚书奎照之女索绰罗氏著封为婉常在事》,咸丰元年二月十八日,档案号:05-13-002-000189-0053,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
世家选秀的特例。1而目前通过对档案的整理发现,“咸丰元年二月初一日,敬事房口传,初四日挑包衣三旗女子,丑正二刻开门进排”。2可知当年挑选内务府秀女是在二月初四日,而婉贵妃被指定为常在是在二月十八日。以惯例分析,宫中挑选内务府秀女的时间较短,通常一天即挑选完毕,所以这十余日之时间差是否表明婉贵妃是先被选中为宫女,入宫数日之后才被封为婉常在。对于此问题,尚有待史料的进一步发现。
其二,清代内务府世家之门第在雍乾两朝已经成形,此等内务府世家之女是否仍需参加挑选内务府秀女,并完整地进行完流程,存在相当之疑问。如嘉庆十三年,出身正白旗包衣管领下人的工部侍郎军机大臣英和之女参加挑选内务府秀女,即被“赐翠钿彩缎,并命先出,以免悬望”。3至迟在光绪朝挑选内务府秀女之时,已经很少见到内务府世家或内务府高级官员之女参选,均为领催、兵丁等人员之女。如《故宫藏清末老影像与陵寝舆图》一书中有四张挑选内务府秀女时所用的秀女照片,4照片背后开列有照片内秀女之名单,年份分别为1901年、1903年、1898年、1895年。照片中的五十四位秀女,其父身份均为无品级之披甲人、养育兵、苏拉、闲散、园丁,只有一位拥有官身,官职为“笔帖式”。5这似乎表明当时内务府世家或内务府中高级官员之女已经在事实上不再参与挑选内务府秀女。对于此问题,尚有待专门之研究。
第三节 潜邸旧人入宫
潜邸旧人亦称“藩邸旧人”,即是清代皇帝在即位之前作为皇子时即已娶纳之妻妾。根据时间不同,清代皇帝的潜邸可以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
————————
1赵玉敏;《清代后妃与宫女研究》,博士学位论文,中国人民大学清史所,2010年,第251—25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