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88节(3 / 4)

加入书签

燕云南下,席卷中原之初,以赤扈本族精锐以及从漠南、漠北诸部征募的色目骑兵为嫡系,总兵力约十二万众。

几经征战,伤病折损加上老卒归乡,而两府席卷中原之后又主要依赖汉军作战、治理地方,后续仅从草原诸部补充少量的新卒——在这次颍州会战之前,两府所辖的镇戍军骑兵已经下降到八万余众。

即便算上随孟和等将于燕蓟归降的契丹及诸蕃骑兵,两府在整个中原地区所辖骑兵部队也就十万众出头一点。

两府此次在战场遗弃的骑兵尸体就高达两万具,可以料想其受重创及致残的骑兵人数,应该不会低于此数。

这也意味着镇南宗王府、平燕宗王府在从草原征募新的精锐骑兵过来之前,其在中原战场之上能驱之征战的骑兵规模已经大幅缩减到六万人左右。

虽说平燕宗王府西进增援的八万汉军兵马,及时逃往蒙城等地,没有参战,还保存了实力,但此仗过后,至少在河淮地区,大越已经彻底占据军事上的上风。

然而如此惨烈的伤亡,徐怀也是彻夜难眠。

他现在已经没有机会再上战场,夜里就站在汝阴北城楼上,看着成百上千的辎兵于五溪河沿岸,借着星星点点的篝火,收殓将卒尸首。

不知不觉又是一天的拂晓来临,同样彻夜未眠的刘师望登上城楼,给王举施过礼,走到像雕塑一般站在垛墙口的徐怀身旁,说道:“与沈丘、项城守军一样,宛丘守军也连夜仓皇出逃,傅梁已率五千前部兵马进驻宛丘城——守军仓皇出逃,没有来及得对城池加以破坏,除了千余屋舍被纵火烧毁外,其他大体完好;逾十万民众以及降附汉军家属都还滞留于城中。不过宛丘粮仓已被纵火烧毁,民间存粮极少,傅梁请求速调十万石粮秣运往宛丘!”

“你们如数安排就是,”徐怀转过身来,问道,“许昌那边可有消息传回?”

许昌乃许州治,位于颍水出嵩山的中游,是京西敌军颍水防线的西翼重镇,长期与以襄城、召陵为核心的蔡州防线对峙。

由于颍水源出嵩山,自西北往东南流入淮水,许昌位于汝阴、宛丘的西北侧,就地理方位上已经相当靠北了,距离黄河南岸都不到一百五十里。

颍州会战之前,许昌乃是由岳海楼手下大将冯世兆统领三万兵马驻守。

宛丘、项城、沈丘之敌仓皇弃城北逃,这是料想之中的事情——即便不逃,徐怀也可以从容依托颍水,将这几座颍水北岸的城池围困住,令赤扈残骑再也不敢轻易南援。

不过,许昌与鄢陵、柘城、鹿邑、谯城差不多位于同一条直线了,又北倚郑州所辖的长葛等城,冯世兆会不会仓皇弃城而逃,现在还是未知数……

追击

拂晓时,天地就像被罩在半透明的琉璃罩子里,黛青色山林与远处的城墙勾勒出模糊的轮廓——在篝火的映照下,远处许昌城头的守军兵卒就像惊惶失措的小人在奔走着。

从山谷里奔腾泄而出的颍水,就像是野兽在脚下低沉的咆哮着……

“守军慌了,使相他们在汝阴、泰和必再次斩获辉煌大捷——城中密谍也传出信报,许昌守军午夜就着手准备出城,他们这是要仓皇逃走啊!”

韩奇虎大步走到蔡州行营都统制唐盘跟前,兴奋的叫道,

“请许我率部直接从许昌城东翼往北穿插,以击乱军!”

“你手下那点人马管啥鸟用,还能将冯世兆的三万兵马都拦下来?”杜武走过来说道。

韩奇虎作为随陈子箫南下投附楚山的韩氏子弟,此时已经积功升授副都虞侯。

这些年京襄除了选锋军骑兵集中起来使用外,各行营也都在努力发展骑兵部队,从事斥候、小股的渗透侦察作战。韩奇虎近年来都留在陈子箫身边,负责统领编练骑兵部队,兼掌军情斥候等事。

逃京事变后,徐怀以司空府掌控朝政,调陈子箫执掌军情参谋司,唐盘接替陈子箫统领蔡州行营,韩奇虎继续留在蔡州行营统领行营骑兵部队。

唐盘他们战前是了解颍州会战通盘计划,只是从汝阴到襄城四五百里,又有洪泛区阻隔,传讯有诸多不变,他们到这时还不知道泰和一战的具体战况。

不过,从许昌守军惊惶失措、意图弃城而逃的反应,他们不难判断司空府在颍州已经取得关键性的大捷。

只是事前无法确知颍州会战的结果,同时也因为奇正相生的缘故,不能两边都用险策,因此蔡州行营之前虽然在颍水上强行架设了一座浮桥,但行营主力都驻扎在南岸,北岸仅部署两千精锐甲卒作为牵制所用。

现在许昌守军要逃,而他们在颍水北岸,许昌城南的前哨大营里仅有两千精锐甲卒,想要追击拦截三万许昌敌军,肯定是不够用的。

何况谁都不知道赤扈人会不会安排骑兵部队掩护许昌敌军撤退——这是大概率会发生的事情。

然而蔡州行营在颍水南岸的主力,想要通过一座仅宽七八尺的简易浮桥进入北岸参与追击,单是两三万人马渡河到北岸去,就不是一两个时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