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982章 突厥斯坦,另类重生(中)(2 / 3)

加入书签

……

所谓北山阿尔根,那是一个没有纳入博格拉部的阿尔根部落,其首领还是以前的比官(千夫长),原本他的名下是有三千户的,不过有一千户被划拉到博格拉部麾下了。

肯套县城离该部落还有接近两百里,若是放在以前,阿克烈才不会自己带着人去那里,但现在却不同了。

天色尚早,他让其他人去大营报到,自己只带了十骑,都是像阿克烈一样“老成持重”的人物,多半是有家室三十多岁的人物。

他们骑着马先是向东奔驰了大约两个小时,停下来了让马匹再次饮水、吃草后便又出发了。

从这里开始,肯套山的海拔只有一百多米,实际上是一处宽约五十里的低缓地带,这里也是穿越肯套山到北面去的唯一通道,该阿尔根部就在山口的北侧一带,那里除了广袤的稀树草原,还有两处湖泊,算是阿尔根部落里比较好的牧场。

那里,大夏国设置了一个县城,阿尔根县。

县城就设在大湖边上。

眼下,县城负责民兵事务的副县长正在该部落比官优素福激烈地讨论着。

副县长是一位来自中玉兹札剌亦儿部的退伍军人,也就是在上次江格尔大汗大量征兵的高压下反出中玉兹的札剌亦儿部,此人没有经过小中学堂,不过有幸加入到瀚海军,并因为表现优异获得了每年三个月在定远省军政学校“补习”的机会。

多年后,他因为年龄到了,在上次与波兰翼骑兵的战斗了负了重伤,最后虽然救过来了,但不能继续从军了,当时的他已经是一个营长了,于是便被安排到了定远省,前几年才被调到阿尔根县担任副县长,也就是以前的典史角色。

在大明的官制中,典史不入流,但在大夏国的序列中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特别是在草原上更是如此,在不隶属于博格拉部的部落里,典史实际上承担着博格拉部吏员的作用。

像阿尔根部这样的部落,实际上只需要抽调三百骑就行了,但部落比官明显有些不愿意。

眼下,优素福正在大声说道:“我部落只有两千户,有一千户的青壮男丁不是在各级学堂读书,便是被抽调到县城服兵役,哪还能抽调三百骑?”

优素福是一个五十岁的大胖子,若是放在以前,他的这个阿尔根部有三千户,在紧急情况下,他是有可能自称苏丹的,不过被并入大夏国后,有一千户直接被划到了博格拉部,有一千户按照大夏国的要求将适龄子女送到学校读书,实际上还是按照以前部落的旧习俗生活的也就是一千户,眼下大夏国发出征集令,实际上就是要从他这一千户抽调,

这可动了优素福的心肝。

在以前的民兵轮训时,优素福并没有让自己控制的一千户轮番前往受训,而是让一直以来对自己忠心耿耿的三百户,也就是有着白骨头身份的人前往受训,对于这样的情况,在大夏国辖下十分罕见,但博格拉部管事的也容忍了,因为一旦有战事发生,该部落也就抽调三百人,只要有人到就行了。

眼下,三百人都簇拥在优素福身边,这个副县长叫阿古拉,也是一个火爆脾气,作为一个在瀚海军待过的人,自然能明白大夏国是如何强大,他也知道优素福的弯弯绕绕,那是舍不得让自己部落里的青壮出去卖命。

当然了,这并不是全部,大夏国控制中玉兹诸部后,由于条件有限,并没有一下子将所有牧户的子女全部纳入各级学堂,而是分批进行的,到了今年,像优素福这样的部落还有一千户的子女还是像以往一样生活着。

若是放在以往,这并没有什么,不过当有子女在学堂学习,其中自然不乏像阿克烈大儿子那样的人才,极有可能出人头地时,剩下来的这一千户自然人心浮动,此时,优素福唯一能拿出来的也就是宗教了。

所谓比官,一来是指千夫长,二来也是部落里的断事官,也就是用部落传统、宗教法典对部落大小事宜进行决断之人,眼下凡是真心投靠大夏国的日子都是蒸蒸日上,这自然在剩下的人心里造成了极大的波澜。

此时,优素福只能牢牢抓住手下这三百人,让这三百人代表自己主要用部落的传统、宗教的教义去劝说、恐吓牧民不要靠大夏国太近。

这也是像优素福这样的小人物才有的心思,大多数草原上的比官、巴斯(三百户长)、阿克萨克勒(百夫长)都比较识时务,明里暗里都将手里的权力放了出来。

但像优素福这样的人依旧不少,特别是最近在草原上传出一些风声后更是如此。

这个风声不知是从那里传来的,反正已经在草原上传开了,大意是:“天方教世界的大穆夫提,圣裔后人都传出话来,若是放弃天方教,彻底皈依大夏国一方,统统都要下地狱”

这在草原上还是颇有杀伤力的,若是放在以前,征调区区三百人对于典史来说再简单不过了,不过这一次时间明显拉长了。

“比!”

比,在哈萨克语里本身就是断事官的意思,以前阿克烈这一部就隶属于优素福管辖,若还是以前,阿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