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北方诸强(2 / 2)
西。经过德安战役后,击破军阀孙传芳的主力。
到1927年初,第七军转战江南,攻下安庆,江南、两湖已经基本为国民政府所有。鉴于第七军的战功,国民革命军第七军被民间和官方宣传称为“钢七军”。
第七军又在龙潭战役中击败来犯的孙传芳部队。龙潭之战导致孙传芳的军队损失殆尽,孙传芳从此淡出中国政坛。
在短短三年年时间内,李宗仁、白崇禧就控制了超过南方四个省,和二十多万大军。
二次北伐时期,桂系出兵二十万,占到当时北伐军的一半,对阵张作霖控制的北方军阀六十万大军,一路破敌,兵锋直指当时北方政治中心——北平。面对实力不显的蒋介石,李宗仁利用舆论和手中的军事实力,逼迫蒋介石下台。看似李宗仁执掌政府权柄,就差那么半步,就可以入主南京政府,或者干脆迁都北平。
但是,在权术高他一等的蒋介石面前,李宗仁还是失败了。
蒋介石仅仅利用了唐系旧军对桂系的不满,和新桂系之间对权力分配的一些小矛盾,就将一个控制着,广西到北平,横跨八个省份的庞大军事集团悍然瓦解。李宗仁仓皇逃到香港避难,桂系也就失去了争夺最高权利的希望。
后来在桂系退居广西后,李宗仁才回到广西,全心发展实力。但是一省之地,怎么可能和一国之力相抗衡?
和桂系核心的团结相比,冯玉祥更为不幸,韩复榘、庞炳勋、孙殿英、刘春荣等人和他离心离德,各自行动;其后吉鸿昌、梁冠英等人相继离开,自此之后,冯玉祥完全成了空头司令,自能闲居山西或者去在泰山山闲赋。
手下大将的相继离开,有的是对他完全失望,军饷后勤都无法保障,怎么养军?还不如投靠南京政府,至少蒋介石在收买人心上,舍得花钱,也花的起钱。
本来,冯玉祥北伐中后期数次被阎锡山暗算,对阎更是恨之入骨,中原大战,如果说是冯玉祥借阎锡山的经济实力,对抗蒋介石;或者更是阎锡山将冯玉祥当成挡箭牌,让他的部队,给晋绥军当炮灰。
和阎锡山交恶,和张学良更添新仇,加上老冤家蒋介石,冯玉祥得罪了中国权力最大,军队最多的三大势力。
要是还能东山再起,天都不会答应。
这次,他想借红军的东风,可红军哪里是冯玉祥能够靠的上的。吉鸿昌和方振武在察哈尔组建抗日同盟军,聚集起来了十万大军。
虽然,良莠不齐,但冯玉祥已经感到早已熄灭的希望之火,又重新点燃了起来。
从山东动身不久,他人还没有感到察哈尔,就被曾一阳捷足先登,将五万多老兵悉数拉到了陕西,留给他的都是些绿林土匪,或者是手里连趁手的家伙舍都没有的老百姓,学生。想要将这些人训练成一支能够给他壮威的大军,他还要搭上三四万支步枪,数百挺轻重机枪,还有至少一年的军饷。没有千万,想都不要想,他要是有这些钱,当年就不会让手下的部队连军饷都发不出了。
这些天,在西山漫步,已经成了他不变的习惯,看着满山的绿数,神态中少了一份坚持,多了一份落寞。
“落一叶而知秋,当年我早该想到的,哎……”冯玉祥站在山峦之巅,丝毫没有指点江山的意思,反而是有些后悔,痛失好局的懊恼。
刚刚入秋,北平的天气还是有些闷热,但他已经感受到了秋的凉意。
政治舞台很残酷,残酷到一次失败就会将一个主角,沦落为配角。有时候,连一个配角的身份都没有,只能成为一个龙套。
冯玉祥如此,张学良的日子也不好过。失去了东北根基,他已经没有退路了,如果他还占有东北,那么即便一时失利,他也能从容的退回老家,养上几年,等待机会。
现在,他已经没有退路了,而且连财源都被蒋介石死死的控制住了。
如果他还不醒悟,那么东北军,奉军也将被关到历史的库房中,成为一卷过去的残存。
在机场上,张学良临时改变了行程,转道去了南京,将自己给蒋介石的的威胁降低到最低,是他唯一的出路。
或许是他早了几年看出他的处境,也免除了东北军过早的消失在了历史的舞台,将一支全新的东北军保留到了抗战的洪流中去……
不过,在飞机上张学良心里还是没底,蒋介石能够答应他的要求吗?
这很难说,东北军裁军看似对蒋的威胁要小了很多,实际上,很有可能组建成一支强军,这是蒋介石不愿意看到的。张学良也只能等,等到见到他的那个便宜大哥,才能知道所有的结果。
与此同时,黄郛接到蒋介石的收益,已经和从日本赶来的,以梅津美治郎为首的日方代表开始停战谈判。(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a href=&ot; tart=&ot;_bnk&ot;/a,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