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6节(1 / 3)

加入书签

张家兄弟同刘盛都上山砍松针去了,林启又去老宅子琢磨赚钱的法子。

看着从空间取出来的大把藤椒,不由开始思考,不然还是从穿越主角最爱的火锅入手?

可对他这种厨艺不精的人来说,锅底就难倒他了。

况且,何小哥儿又给他泼了一盆冷水……大西朝没有辣椒。

林启:“……”

虽然他觉得哪怕现下不吃辣,等吃过辣后,总有人会对这滋味念念不忘,但显然不是匆促之间能赚钱的买卖。火锅又从他的创业清单里划掉了。

正是烦躁之时,又有人敲门了,两人都有些习惯了。

何安然将汪汪大叫的了了抱在怀里,看林启去开门。

“林兄弟,我想问下我大哥去哪了?”门外的人说道。

林启面带疑惑地看着他,这人书生打扮,看起来文质彬彬,说话间还有些拘谨。虽不认识,却总有种熟悉感,正要问他大哥是谁,突然慧至心灵,问道:“你是刘二郎?”

这副打扮的人少见,而且他与刘均的相貌虽不算相像,但神态上还是有几分相似的。

“正是,”来人答道,“我今日才回村,知道大哥在你家做工,刚去找时,却未见着他。”

“他去山上砍松针了,大约晚饭时候就回来了,你到时再去吧。”林启说道。

心里却有些奇怪,授衣假不是过完了嘛,刘均都已去了县城,他怎么回来了?可并没有多问,同他说完后,就打算关门,却又被他拦住。

“这次回来才知我三弟做下的糊涂事,多谢林兄弟宽宏大量。”说着向林启作了一揖。

林启蹙起了眉,他本就心情有些烦躁,又对刘家人的观感并不好,因此只说道:“不必谢我,我拿了银钱的,收钱封口,算不得宽宏大量。”

大约是没想到他如此说,刘二郎一时不知如何接话,怔在原地。林启关了门,不再管他。

“他怎么回来了?”何安然听到方才的对话后,也觉奇怪。

他与刘二郎没接触过几次,并不知道他的性格、人品,也不知道方才那番话是真心,还是讽刺。

林启摇摇头,也是不解,却未放在心上。

不过这事等到了晚上,就知道了。刘盛来找他了。

或许是因为觉得林启以前同他说的那番话有道理,也或许是因为林启将从刘母那儿得来的十两银子给了他,刘盛现在对林启很是信任,有什么事都想和林启念叨一下。

他今日来,是告诉林启,他二弟不读书了,在县城一家布庄做了掌柜。

“还是读书好,即便读不下去了,也能找到那么好的活儿。”刘盛一脸的羡慕,“说是一个月能赚八两银子呢。”

林启不在意地点点头,好歹是管着一家布庄的人,一个月赚八两也没什么稀奇的。

说着又听刘盛叹了口气:“他说自己抛开书本出去赚钱后,反倒懂了些道理,知道以前是他做的不对,往后会好好敬重我。”

林启听了斜睨他一眼,说道:“所以你要回家去了?”

当日刘盛出来时,因本家人对分家之事不满,并未在分单上签字。所以,刘盛现在说是分家了,按律法来说,还是刘家人。

刘盛摇摇头,神色有些黯然。他要分家时,就不是因为刘昶,又怎么会因为刘昶的两句好话就回去呢。

“他做工的东家如何,家里铺子多吗?”

林启正发愁赚钱的门道,有一句没一句地听他说话。不知怎地,脑袋忽然一转,就随口问了一句。

没想到问完后,刘盛突然凑近了他,悄声说道:“他说他是在县太爷的布庄做掌柜。”

刘盛一脸神秘,那会儿刘昶同他说时,他便被吓了一跳。

对于他们乡下人来说,县太爷便是了不起的大官。别说在县太爷身边做事,便是能同县太爷说两句话,那也是难得的荣耀。

所以他觉得他二弟还是有些本事的,竟能得了县太爷的青眼。

而林启一听,看着刘盛的目光顿时有些发亮,这不是老天爷给他送机会了吗?

他心思一转,立马有了主意,问刘盛:“你二弟有没有说何时又去县城?”

刘盛只当他也觉得刘昶是个厉害人物,想见一见,并没在意,说道:“可能后日便走了吧。”

林启想了想,还是问道:“那你对他是怎么想的,怨恨他吗?”

刘盛顿了顿,摇摇头说道:“他其实比刘均好多了,以前读书回来时,虽不下地,但也不像刘均那样目中无人,对我还算可以。”

最起码会叫他一声大哥,不像刘均,仿佛话都懒得对他多说。想起刘均便又想起了他爹娘,心里仍旧不是滋味。

林启听了有些犹豫,但还是告诉他:“我其实是有一个赚钱的买卖,想同他商量一下,你……”

见林启的神色有些为难,刘盛愣了一下后反应过来,连忙说道:“无事,这有什么,我与他本就没什么龃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