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0节(1 / 3)

加入书签

“伯母谬赞了,”林昭连忙说道,“我不过普通人罢了。倒是素日里常听人说两位张兄气概十足,为人处世更是周到,今日得以上门拜访,还盼着能与两位张兄学习几分。”

“林兄弟客气了。”张猛微颔首,张壮也在一旁笑笑。

张壮往日与林昭并没打过交道,今日一见,倒是明白小妹为何喜欢他了。林昭一来,这相貌、谈吐简直将之前上门的秦景衬成了棒槌,除了家境,一无是处。

心里偷笑,他娘经常挂嘴边的便是相貌不重要,要真不重要,她今日怎么如此和气?

“那日你王婶子上门已同我们说过你的一些情况,”张母指指王媒婆,“可我往日见你也少,也未细谈过,所以想着还是上门聊聊更妥当。”

听张母切入正题,林昭不由又坐直了一些,点点头:“伯母说的是。”

“今日在此处的没有外人,我也打开天窗说亮话。这次与秦家说亲没成,村里的风言风语你应当也知道。”张母看着他,目光如炬,“你当真想好要说这门亲吗?”

父母爱子,为之计深远,也为之计微末。

她是过来人,经的、看的都不是年轻人能比的。她知家境、人品的重要,更知汉子的气量在日后过日子时有多重要。

这次与秦家的亲事没成,到底于柔儿的名声有碍,若是遇着气量小的人,哪怕现下求娶,将来也要耿耿于怀,时常挂在嘴边。

“林昭只恨那日下手没再重些。”林昭语气带着狠意,张母听得一愣。

“闲言外人传,心意自己知。林昭今日求娶,就是知道张家的家风,也信任姑娘的秉性、人品。林昭决定求娶,日后也将好好呵护她,必不叫她再听到污耳的话,见到那种下作的人。”

--------------------

作者有话要说:

没想到掏空我,只需要两千字……

明天见~

成了

她希望女儿所嫁之人是成熟、冷静的汉子,这样的人在往后的日子里更能包容,照顾柔儿。

可她不得不承认,林昭这样不加掩饰的爱意和维护,意料之外地打动她的心。

柔儿自小冰雪聪明、软糯可爱,虽是农家女,却是被娇惯着长大。

她只这一个女儿,自然希望她将来过得顺心。因此给她挑夫婿,比当初挑儿媳更谨慎。

夜里躺床上时,她甚至琢磨过哪种家境,哪种性格的人与她更相配。

可哪怕她预设的条件有多周全,也只能作为参考,而不能当做门槛。说到底,感情的事终究还是要感情本身来选择。

自家那个不知羞就不用说了,林昭话里的情意她也听得真真的。眼下他们彼此间的好感,不说多深刻,但到底是动了心,已比许多成亲后才培养感情的强了许多。

张母点点头,又问道:“我听说你近来在镇上做买卖,不知是何生意?”

林昭答:“不是什么大买卖,只是在镇上支了个摊卖汽水,生意倒是尚可。”

张壮闻言,拍了一下大腿,惊讶问道:“镇上的汽水摊子是你的?”

“正是。”

“林兄弟好本事啊,”张壮赞道,转头又对家里的众人说,“近来镇上兴起一种饮品,叫做汽水。除了酒馆、食肆外,就镇西有一小摊售卖,没想到摊主竟是林兄弟。”

他一兄弟买了后给他尝了些,味道确实好。

听了张壮的话,张父张母默默点头,看来是个不错的营生。

哪怕现下家境困难些,有了靠谱的买卖,生活就有了保障,宽裕起来不过早晚的事。

张母心里已是比较满意了,可到底还是惦记着他弟弟的事,想了一下,还是问道:“你弟弟近来可好?最近常听人说起他,都说是村里的一大奇事呢。”

林昭事先已想到张家必然要问到此事,并不意外。

且自启儿恢复后,哪怕别人不问,他都恨不得主动和人说。因此笑着点头:“对我来说也是奇事一桩,不过确实好了,如今已不用我操心了。”

他知晓张家担心什么,主动说道:“我家现在的两间瓦房小,启儿最近正拾掇老庙口的宅子,日后他便去那儿住了。”

看张母点了点头,他又补充道:“不过并不是分家。我也不欺瞒您,我家人少,我们兄弟俩又自小相依为命长大,日后他成亲的事,我肯定是要帮衬。”

“这自然是应当的。”张父说道。

他家也是两个汉子,自然喜欢兄弟和睦。林昭如此实诚、重情义,他心里满意得很,这门亲事心里已是同意了。

张母也是一样,她只是担心柔儿嫁过去后,还得照顾林启的衣食住行。既是好了,他们兄弟互相帮衬是应当的。

聊了这半天下来,张家一家人心里皆是十分满意。大家又闲聊几句后,便留了林昭吃饭。

这已是女方有意的表现,林昭喜上眉梢,自然连连答应。

躲在堂屋外的张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