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76章】 金融寡头(2 / 3)

加入书签

想像的那么大。”何峰随即话锋一转,“但若是认为我们已取得对日均势,那还为时过早。”

夏海燕补充说明道:“经过我的研究,我认为日本对我们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五点上:第一、日本的教育水平、科技水平比我们要高,我们可以在具体产品上胜过它,但整体差距不是短期内能弥补的;第二、虽然总产量差不多,但考虑到日本的人口基数和国土面积,其实十倍于我;第三、日本从明治维新开始发展后,时间已近半个世纪,在产业布局、产业结构和市场体系上都比我们要完整;第四、日本在政治上处于有利位置,对内拥有充分主权,不受国际势力掣肘;第五、日本在经济上有殖民地,在中国有租借地和势力范围,有相对封闭、排外的销售市场。因此,综合起来我们的力量还远远不足与日本抗衡。”

秦时竹点点头,表示理解,“我们需要对日本保持韬光养晦的方针,时间是站在我们这一边的,我们拖得时间越久,翻脸的时刻越往后,对我们越是有利。”

大家都是会心一笑,此次对俄作战胜利,对这七人来说也是莫大的鼓舞,第一次真刀真枪的和帝国主义干就有如此良好的成果,让他们对未来的信心更加充足了不少。

“还有关于轮船招商局和江南造船厂的事宜。”夏海燕掏出已经准备好的笔记,娓娓道来,“通过上海的证券交易所,辽阳控股已掌握了近两成的招商局股票。”

“股票用现金收购的吗?”秦时竹有些疑惑,“但最近蓉儿没有告诉我大笔现金流出啊?”

“不要老把眼光盯着自己那一亩三分地好不好?再说了,打仗也要花钱,和这个比较起来我自然是只能另谋出路了。”夏海燕调皮地笑着,“这次我找熊老板融的资!”

“秉三?”秦时竹一楞,“你从他那借钱了?”

“你大概不知道,现在人民银行出台了新的借贷利率和规则。”

为了更多、更快和更好地筹集资金,从年前开始,借着发行北疆建设公债的机会,人民银行对业务进行了大幅度调整。首先是各下属支行的资本金提高到200万元以上,上海、沈阳、北京和天津支行为1000万,太原、杭州、南京支行为500万,人民银行的控股率达到了7成以上,全线控制。

第二个重大步骤是提高存款利率,活期为日息十万分之五,相当于年利率182,月息千分之二(相当于年利率24),季息千分之九(年利率36),半年息25(年利率5),年息6,三年息7,以上利率均不计算复利。比当时市场上的利率高出一大截,而且人民银行表示,只接受人民币或银元存款,存时什么币种将来支取时也是什么币种。众多精明的市民纷纷从别的银行提款存入人民银行各分支机构,一时间存钱的人都排起了长队,连外资银行也纷纷派人接洽,打算将外汇换成银洋,借钱给人民银行。

与高利率相对应的是,人民银行还专门出台了存款细则,规定:每一笔存款相当于一份契约,若是在到期日前支取,必须承担一定责任。活期可以随时支取,不在此限;若在到期日一个月以内支取,免于违约责任,到期日在一个月以上三个月以内,利率降低一档处理;三个月以上半年以内,按活期利息支付,半年以上一年以内,不支付利息,本金原额退还,提前一年以上不但没有任何利息,还需扣除1的手续费。出台这个规定,目的就在于尽最大可能防止提前支取,万一将来发生挤兑情况,也能有所缓解。

这种手法对大进大出、快进快出的钱庄业、典当业等就不合适了,等于要把资金牢牢吸纳在银行里,但对于小市民却具有极大的诱惑力,他们对现款的流动性要求并不是那么迫切,要知道,北疆三年期的债券利率也只有8,可见多么划算。

对银钱业来说,人民银行此举是把握住了他们的命脉。存款和放款,是钱庄、票号业的本分业务,钱庄的真正发展,也必须存款丰厚,放款有利。特别是上海钱庄,依靠庄票周转和外商银行拆票,往常能以二三万两资本做几十万两以至一二百万两生意。但这种办法,业内也自知危险,称曰“架空”(可不是架空小说),而谋求增加存款,充实资力。

原本上海钱庄的存款有股东存款,私人存款、工商存款、同业往来等。又以股东和私人存款为主,其后工商存款(主要是商业)渐增,可占40%左右。庚子之役后,赔款外债款集中上海。但进入宣统年间,钱庄的日子变得不太好过,首先是因为橡皮股票风波,众多钱庄损失惨重;其次是因为辛亥革命,一方面关税全部移存外商银行,钱庄的官府存款消失,另一面是当时在上海掌权的陈其美等人对工商业的勒索,使得钱庄的工商存款下降,再一方面是革命动荡,经营困难,市民一般也将大量现洋握在手中,不肯出手,造成了辛亥革命后钱庄的倒闭浪潮。

市场刚刚有所回暖,人民银行又推出了杀手锏。这种金融方针一执行,上海就感受到了银根紧缩的威胁,特别是那些反应迟钝,思想落后的钱庄掌柜,进入手里的活钱越来越少,人民银行完全成了当地金融界的霸主,连带着外资银行也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