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包围歼敌(2 / 3)
要拼装起来,恐怕是再也没有这个机会了。
“还击,快还击……”看着如此猛烈的炮火,巴甫洛夫百思不得其解,对方来的是大量骑兵,如何能有这么快的炮弹发射能力?这怨不得他,虽然日俄战争中俄军率先发明了迫击炮,但俄军上上下下拘泥于陈旧的作战思想,认为迫击炮这个射程不如榴弹炮,威力不如臼炮的东西真是没有多少用处,完全是鸡肋,如果说在战壕防御中还有那么一丁点作用的话,那么用于进攻完全就是异想天开了……可惜的是,他们的中国对手,就是利用这种异想天开的武器发动了突袭。
在炮弹的呼啸声中,骑兵开始了冲锋,骑兵们一个个把身子压低,头紧紧地贴着马,为了避免流弹损伤,这种方式是最理想的,2000米的路程,对于骑兵来说,简直是太近了。哒哒,俄军的重机枪拼命还击,喷射出的火舌像一把镰刀,朝着冲击的部队割来,不时有人中弹落马,眼看着自己的兄弟倒在路上,国防军将士一个个怒火中烧,他们没有时间哀悼,他们要做的,就是把手中的马刀砍到俄军的脖子上,这才是为兄弟们报仇的最好方式。
骑兵们越来越近了,重机枪依然还在倾泻火力,但是没有铁丝网的阻截,光靠火力封锁是不能挡住骑兵的,这段距离对于骑兵而言,只要几秒钟,冲了过去,就是胜利。“杀啊!”如林的马刀举起来了,骑兵们坐直了身子,恶狠狠地朝着对面的俄军扑去。
俄军害怕了,动摇了,重机枪手的精神已经崩溃了,怪叫一声,放弃了手中的家伙,抱着头拼命往后逃窜,抱头能解决问题吗?不能!很快,这个屠杀了不少骑兵的家伙,被后面追上的骑兵狠狠一刀就砍下了脑袋,脚下的步子还再往前冲,脑袋却已经脱离了可怜的身躯,一腔污血从脖子处喷了出来,直向天际。象征着俄军命运的,就是这一抹猩红色。
骑兵突入阵地前一刻,国防军的炮兵们便已停止了发射,阵地上到处可听见的是马刀的铿锵声,手榴弹的爆炸声,骑兵中驳壳枪的发射声。有些俄军想用手中步枪上的刺刀和骑兵拼命,却不曾想过,数千年来,骑兵就是步兵的克星,这种挣扎无非是给自己多添几个窟窿罢了。
国防军的骑兵如潮水般地从四面涌来,俄军陷入了重重包围,包围圈越压越小,倒下的俄军尸体越来越多,大量的炮兵没来得及发射一发炮弹,便成为了马刀的祭品。俄军东奔西逃,东突西窜,却始终无法找到一条生路,在血淋淋的同伴尸体面前,很多人动摇了,双膝不由自主地一软,跪在地上高举起手中的步枪,骑兵们杀红了眼,有时候顾不得对面的俄军已经投降,还是恶狠狠地一刀砍下去,力量之大令人咂舌。不仅俄军手中举着的枪被硬生生地从中间劈开,就是他们的天灵盖,也被顺势而下的马刀劈成两半。
巴甫洛夫陷入了绝境,他所企盼的俄军步兵虽然已经接到命令调头回来,但赶不及了。“啪”的一声,俄军少将扣动了扳机,他不愿意活着受辱,也不愿意亲眼目睹自己部队的灭亡,他选择了先走,选择了自杀。
“杀!”战斗还没有结束,依然有战马在俄军中驰骋往来,只是站立着的俄军、还依然活着的俄军越来越少了。
历史将记载着这一时刻,1913年2月14日清晨7时,国防军发动了突击,在付出一定的代价后,俄军拖后掩护的步兵团、炮兵团和师部全军覆没,近7000人作了国防军的牺牲品。骑1师和骑2师在歼灭包围圈内的敌人后曾一度会师,但考虑到敌人还有一半兵力在前往满洲里的途中,再度兵分两路,准备再次包围回身来救的俄军步兵团。
满洲里城内,焦济世收到了最新电报。
“报告旅座,马将军来电,已歼灭包围圈内俄军,请您按预定方案发起突击……”
“好,开城门,全军突击!”
“杀啊!”满洲里守军倾巢出动,追击刚刚调转方向回去的俄军,更大规模的厮杀拉开了帷幕。
原本准备进攻满洲里的俄军接到主帅的告急电报后,情知不好,连忙后队改前队撤退,希望能救出被围部分,但可惜的是,他们来晚了一步,不仅如此,他们的现场也将和包围圈中已经覆灭的部分一样,唯一的区别,在于他们要多活几个小时。
双方迎头赶路,很快就撞上,国防军刚刚经历了大厮杀,士气如虹,从凌晨开始就一直打先锋的哥萨克们根本就抵挡不住,在人数上也居于劣势,不到10分种就被国防军杀得干干净净,侥幸没有送命的,也拨转马头向俄军中央部分逃去。
上午10点多一些,在满洲里城外20里处,骑1师,从北向西堵截住了俄军,俄军一看居然有这么多国防军阻截,情知不好,连忙调转方向企图南逃,或者与另外一个团汇合;几乎与此同时,骑2师由南而上,截住了另外一部分俄军,杀得他们也是立脚不住,纷纷往中央靠拢。一个小时后,俄军全军汇聚在满洲里城外23里处的一个小村子,国防军两万之众,对村子构成了一个牢固的包围圈。由于一路上俄军只顾着逃命,大炮、辎重、物资等一切妨碍速度的东西都被丢弃了下来。600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