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7章 代郡之乱(2 / 2)
义军五校军私通,同样是许诺重金,请五校军出兵援助。
张晔不是个傻子,虽说他能趁着赵永不在,控制整个代郡,但想以代郡一郡之地,独自对抗刘秀势力,那无疑是以卵击石。
但刘玄远在长安,不可能给予他实际上的支持,他要对抗刘秀,就只能求助于外援。
而距离幽州较近的外援,一个是北方的匈奴人,一个就是河北的起义军五校军。
张晔想得挺好,但他也犯下一个错误。如果他只求助于五校军,情况还能好一些,但他竟然求助到匈奴的头上,这是幽州诸郡无论如何也忍不了的。
幽州诸郡,长年与匈奴人作战,不知杀了多少的匈奴人,也不知有多少的将士死在匈奴人的手里,双方的仇恨早已深入骨髓,不可化解。
现在张晔引来匈奴人,进入汉地,这不是引狼入室吗?
最先坐不住的就是上谷太守耿况。耿况向幽州各郡的郡府传书,征调各郡的幽州突骑,其一是驱逐匈奴人,其二是平定张晔之乱。
在对待匈奴人的问题上,幽州各郡同仇敌忾,纷纷向上谷派出兵马。
在不到十天的时间里,上谷便集结起一直三、四千人的军队,耿况任命自己的儿子耿舒为主将,统帅上谷以及幽州诸郡的联军,出兵征讨代郡。
耿舒是耿弇的亲弟弟,说起来,耿况的这两个儿子,一个比一个善战,耿弇是统兵打仗的帅才,他这个弟弟耿舒,也不遑多让。
奉父亲之命,耿舒率领幽州军,从上谷郡直接突进到代郡。
由于耿舒来的速度太快,张晔重金请来的外援,五校军还没有到位,匈奴也只是派来三千匈奴军,已做试探。
如果代郡这里的战事顺利,匈奴会派出更多的兵马进入代郡,到那时,他们要的可不仅仅是钱了,而且还要代郡的土地。
代郡的匈奴军,正好碰上了耿舒统领的幽州军。
幽州军向来善战,尤其是碰到匈奴人之后,将士们一个个就像是打了鸡血,得到了buff加成似的。
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为汉土。
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以为耿舒为首的幽州军,高举着大汉的旗帜,对在代郡相遇的匈奴军展开了猛攻。
双方的兵力其实大致差不多,匈奴军有三千多人,幽州军也是三、四千人左右,可一仗打下来,幽州军将匈奴军杀得大败,横尸遍布山野。
只此一战,幽州军斩首匈奴军两千余众,逃走者仅数百人而已。
耿舒统帅的幽州军,大败匈奴军,消息很快也传到邯郸,刘秀闻之大喜,立刻封耿舒为复胡将军。
张晔最大的依仗匈奴人被耿舒打败,郡府震惊,当耿舒率领兵马,长驱直入,抵达代郡郡城桑乾的时候,张晔麾下已无兵可派,全都跑光了。张晔自知无力抵抗,光着膀子,然后给自己来个五花大绑,出城投降。
对于张晔,耿舒倒也没客气,直接下令,斩首示众。张晔及其同党,悉数被杀,耿舒重新夺回代郡的控制权,而后,赵永才得以回到桑乾,继续做他的代郡太守。
自己能重新回到代郡做太守,太靠耿舒相助,赵永自然对耿舒感恩戴德,于桑乾盛情款待耿舒以及他麾下的将士们。
张晔是死了,不过张晔在生前重金许诺过的五校军可还在,当五校军赶到代郡的时候,代郡这里的战事已经结束,张晔之乱也被耿舒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平定,张晔许给他们的重金,自然也没法去要了。
正所谓贼不走空,五校军都到了幽州,又哪有空手而归的道理?
代郡这里有耿舒,看起来不太好惹,五校军调转矛头,直接去攻上谷郡,打算趁着上谷兵力空虚,攻破上谷郡城,抢一把大的,然后再走。
这次五校军可是倾巢而出,由首领高扈亲自统帅,全军将士,算上随军眷属,总共二十多万人,围攻上谷郡城沮阳。
耿况能培养出耿弇、耿舒这么善战的两个儿子,他自己又岂是等闲之辈?面对二十多万的五校军,耿况并不惊慌,镇守在郡城,沉着迎战,于城内征召壮丁,抵抗五校军的攻城。
二十多万人的五校军,一连攻了五日,硬是没能打下沮阳。
连续五天的攻城,导致五校军上下疲惫不堪,可恰在这时,耿舒又率领幽州兵,回救沮阳。
在耿况和耿舒父子二人的里应外合下,五校军大败,最终仓皇退出上谷郡,一路向南逃窜。
随着五校军败走,由张晔引发的代郡之乱,才算彻底告一段落。不过此事之后,五校军和刘秀势力的仇恨也算是彻底结下了。
在代郡之乱中,耿舒表现出了极高的统帅天赋,而耿舒也的确是非常善战,尤其是对阵匈奴人乃至其它蛮夷的时候,战力似乎会自动加成似的,在以后与匈奴人的征战中,耿舒也是屡破匈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