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91节(2 / 3)

加入书签

朝臣都做好准备从宗室子中挑选了,结果忽然传出这样的好消息,还是皇帝最为喜爱的萧妃。

之前的阴霾一扫而空,皇帝甚至急不可耐地封萧妃为贵妃。

同时,萧嘉树查案有功,擢升为大理寺少卿。

萧函:“……”

她案子都破了两个多月了,冷不丁的一升职,果然是走了后门吧。

这次萧嘉树推翻陈年旧案重审,还抽丝剥茧追查到这么多重要证据,可以说实打实的功劳,但一开始皇帝没想封赏,只因此案太大,牵连甚广,提拔萧嘉树,会容易让他得罪朝中诸多权贵。

但萧妃有孕,封为贵妃后,这些就不算什么了,既是抱着爱屋及乌的想法,也是着实有心封赏萧嘉树,皇帝才下了这道旨意。

一道升职的还有前大理寺少卿董云,他正式成了大理寺的头头。

这还得归于白松老大人经此案后,主动向皇帝提出,“老朽年迈,精力不甚以往,理该退位让贤了。”

何况接班人也都培养多年了。

皇帝多次挽留后不得,便恩准了,另外加封白松大人为世袭永诚伯,荣养晚年。

大理寺这次升官的人不少,只是萧函和董少卿在皇帝亲下的圣旨中,其他人则是白松老大人和董少卿请功,比如姜主簿,这次就晋升为寺丞,依旧负责大理寺的文书工作。

“我三十岁才做到大理寺少卿,你才虚岁二十。”董少卿啧啧叹道。

萧函笑了笑,“还未恭喜董大人。”

“托你的福。”董云露出了一丝笑意。

萧函认真道,“董大人多年在大理寺尽职尽责,付出甚多,这是应得的。”

董云摆了摆手,反而虚心请教起另一件事,“你的那个字迹重现的法子我试了十几次,倒是成功了一回,但字迹看不清。”

“这法子还有个关键之处,就是均匀受热……”

奸妃当道

作为新出炉的大理寺少卿,萧函的日子依旧如往常, 辗转于各种案子里。

镇武侯不仅交出了兵权, 而且还向皇帝上了折子, 乞老还乡, 说年事已高,想带着全家迁回江陵,教养子孙。这道言辞情真意切的折子倒是让皇帝颇为感慨,也追忆起了唐家四代为大宁征战的功劳。

最后下旨恩准, 而且赐金万两, 绢帛千匹等等, 还保留了镇武侯的世袭爵位, 封镇武侯嫡长子为江陵左参事。

唐雄这也是聪明的做法,镇武侯府如今失了实权,一直为敌的萧妃有孕,还被封为贵妃,若还留在京中,只怕迟早也是倒霉的份, 不如这会早早退回江陵, 保存全族, 以待日后再起。

荣华皇帝不吝惜给镇武侯, 但在剥除唐家兵权, 还有诸多明升暗贬,实权换成虚职上,皇帝也没有留情。江陵左参事看似在地方职权高, 但上下同级都有制衡,哪怕镇武侯府人脉丰厚,想要动弹也不是易事。

萧函没有过多关注朝堂上的事,但想着镇武侯一家不在京城,萧若乔应该是高兴的吧。

又是后宫中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贵妃。听闻皇帝还新修了玉衡宫,数不尽的奇珍异宝往萧贵妃这里送。

萧函入宫的时候,却见萧贵妃脸上并没有什么喜色,心下正疑惑,萧贵妃开口了,“朱氏死了。”

这还真是个令人意外的消息。

“她竟然是活生生吓死了。”萧若乔神情似悲似笑,带着对朱氏的讥讽和恨意,“嘉树,你说可不可笑?”

要说她最恨的人,莫过于朱氏。

却没想到会以这么一个荒诞的下场。

萧函也有些惊讶,不过萧若乔在陈道夫妇归乡后还派人盯着他们,她倒没什么意外,这是萧若乔会做的事。

“我的人带回的消息是,朱氏听闻我封为贵妃,惊惧而亡。”

萧若乔没有多少高兴,她曾想过让朱氏失去所有依仗,尝尝失去至亲的痛苦,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如今她因为一个消息就吓死了,最恨的仇人死了,给萧若乔留下的却是怅然。

“二姐如今也是做母亲的人了,不知道会是小皇子还是小公主。”萧函目光温柔地看着她,还有她腹中这个才书中因为仇恨没有机会出世的孩子。

萧若乔微微沉默。

其实朱氏也算饱受折磨死的,她和陈父回乡后,虽没了过去官夫人的尊荣,但好歹富贵还在,经过京城这一祸,她也收敛了许多。但谁料萧若乔怀孕,晋封贵妃,还有镇武侯府迁居江陵的消息传来,自听了之后,朱氏就日夜不得安宁,害怕萧贵妃再降罪到陈家头上,要她给萧大姑娘偿命。

结果在一个夜里就去了,丫鬟去看的时候已经没了气息。

朱氏死讯也很快传到了京城,不管是陈徽还是韩瑾瑜,都还要回乡奔丧,陈徽更是直接丁忧了,只是不知道三年过后,还能轮上什么官职。

韩瑾瑜向朝廷告了假,带上妻子陈妙盈同陈徽夫妇一道回宁州。

路上唐宛月因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