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6节(1 / 4)
别看上官元吉只回了蔡颂简单十六个字,但这十六个字可大有学问。
他一是在提醒蔡颂,你做什么都可以,唯一不能做的便是结党营私,这也是大王最最忌惮的事情。指明这一点,也算是上官元吉对蔡颂送来五万两黄金的回报。其二,他则是在警告蔡颂,你若是敢结党营私,必死无疑。他之所以如此警告蔡颂,实际上也是在助风国。
经过一场卫国之战,风国本土千疮百孔,国力大损,自顾不暇,这时候,风国最怕宁地生乱,而目前能在宁地闹出乱子的只有声望超群的蔡家,如果蔡家勾结朋党,突然起兵造反,风国将难以顾及。
上官元吉的回书,即是安抚蔡颂,别让他狗急跳墙,又有威慑之意,不管你在宁北八郡怎么折腾,怎么贪污受贿、中饱私囊,都没关系,只要不结党营私,大王便不会罚你。他的用意是先稳住蔡颂,等风国本土都安定下来了,没有后顾之忧了,到那时再怎么处理蔡颂朝廷都游刃有余。
在张鑫检举上官元吉的第二天,唐寅还未找上官元吉谈话,后者倒是主动找上门来了,连带着,把蔡颂送给他的那五万两黄金也一并搬送到王府。在唐寅面前,上官元吉把他之所以要收下蔡颂重礼的原委始末原原本本的向唐寅讲述了一遍。
等他说完,唐寅这才明白上官元吉的苦心,他连连点头,大赞上官元吉做的对,这时候要是把蔡颂急了,对风国极为不利,也是个巨大的隐患。对于上官元吉上交的黄金,唐寅只收下一半,另一半让上官元吉再原封不动的搬回他自己家,算是大王的奖赏。
另一边,上官元吉的回书传回到宁地良州,蔡颂看过之后,顿有茅舍大开之感,原来大王最不能容忍的是结党营私,那自己不这么做便是了,只要能家财万贯,富贵一生,自己还结什么党,营什么私啊?
收到上官元吉的回书,连日来提心吊胆的蔡颂如释重负,心里大赞这五万两的黄金花的太值了。果然。张哲的弹劾传到唐寅那里,唐寅非但未做出任何的惩罚,反而还褒奖蔡颂治理宁地有功,将他的官职提升为正二品,并赐伯爵位。
这样的奖赏令蔡颂乐的快要找不到北,不用问也知道,肯定是自己的重礼起到了作用,让上官元吉在大王面前替自己美言了,而后,蔡颂又加送重礼给上官元吉,并写书信对其千恩万谢。
上官元吉即收了好处,又得到蔡颂的感激,还赢得了君主的肯定和赞赏,三全其美,两面玲珑,他办事之圆滑、处事之手腕可见一斑。
张哲的聪明和才学并不次于上官元吉,但在做事的方式上与上官元吉相差甚远,当然,唐寅也正是看准了张哲梗直的个性才任他为御史大夫,帮自己监管百官。
此事过后,蔡颂继续在宁地过他安逸舒适的日子,不过受到了上官元吉的提醒,他不再轻易在府内设宴,也不再随便邀请宾客,刻意装出低调的姿态,不过他的揽财则是变本加厉,更加肆无忌惮。
风国诸多城池重建,其重中之重是风国的南门户,霸关。
因为贞军使用瘟疫战术,导致霸关内瘟疫肆虐,任放为了防止瘟疫扩散,也防莫国趁机抢占霸关,一把火把霸关烧个干净,现在风国等于是在这里重新建造一座城池。
对这个关卡要塞,唐寅可是下了血本,拨出巨额的金银,连造两城。这两城,一座是建在霸关原址,其名还是霸关,另一座则是建于破风口,并命名为兴风城。兴风城即能堵住破风口这个漏洞,又可与霸关相互呼应,一举两得。
重建城池的同时,唐寅又开始大规模的招兵买马,招兵的范围也由风国一地扩展到宁北八郡,不管是风人还是宁人,只要肯从军,风军照单全收。
在抵御川贞联军的战斗中,唐寅看得出来,宁兵战斗力是不强,但并非宁人天生体弱,而是训练的不够,只要按照风军的方法训练,宁人和风人的战力其实是一样的。
招兵的同时,唐寅又颁布了第二次的纳言令和征武令,其范围依旧算上宁北八郡。
这段时间以来,宁人对风人虽然还有敌意,但已减轻许多,宁人也渐渐接受了宁国被风莫两国瓜分的事实。随着唐寅招贤纳武的法令一颁布,前来参与的宁人也不在少数。这预示着宁人已渐渐融入风国,但同样的,随着宁人逐渐进入风国朝廷,也使风国朝廷出现了真正的派系。
目前,宁人在风国官职最高的人是左双,在与川贞联军的战争中,左双统帅西境军屡立战功,还曾解过锦阳之危,这使左双赢得了唐寅的赏识和信任。为了表彰左双的功勋,唐寅提升左双为上将军,并赐侯爵位,又把带有歧视色彩的西境军这个军名改为飞龙军。
另一个以宁人为主的军团——新军也被唐寅重新组建。守卫锦阳,新军功不可没,当时战斗之艰苦,几乎把十万人的新军拼个精光,与敌交战中,新军与唐寅并肩作战,表现出顽强的斗志,宁死不退,现在唐寅也不再把新军当成炮灰军团了,升任新军统帅南业为上将军,另把新军改名为虎威军。
至此,风国正式拥有了七个主力军团,分别是平原军、三水
↑返回顶部↑